莫言: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丰碑,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一系列工作要求,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昭示着中华民族在文化认识论上的成熟与提升。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最终走向世界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中国诺贝尔奖第一人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2012年10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李长春在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他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演讲“讲故事的人”
  莫言曾在瑞典学院做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他在正式演讲开始前说:“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故事的开端。”对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启了莫言此次文学讲座的内容。
  莫言此刻最想念的人,他的母亲,曾经是他故事的最初听众,记忆中关于母亲的深刻片段就像电影一样记录着一个农民的儿子如何在母亲的担忧、理解和矛盾下走向“讲故事”的职业道路。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最痛苦的一件事、最深刻的一件事、最后悔的一件事都道出了一位母亲纯朴的善良和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莫言说,《丰乳肥臀》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亲人们的故事,自己童年的影子,天马行空的幻想都被莫言写进了小说。他说,故乡里的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是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的传人;他还说自己也如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让他爱又让他恨的地方,开始了人生的重要时期: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平实的故事,人生的真理,莫言演讲时就是在给大家讲故事。小学的故事,部队的故事,爷爷讲过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社会和人生的缩影。
  成长之路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966年小学毕业因家庭成分被剥夺了继续上中学的权利,只能在家务农,成为一名公社小社员。1973年参加挖掘胶菜运河成为农民工,后来又到棉纺厂任司傍员并成为棉纺产夜校的语文老师。1976年参军。
  1987年秋,他在《莲池》杂志第5期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3年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受到孙犁赏识,赞其有空灵之感。1984年得到著名作家徐怀中的赏识,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第一届学生;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关注;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梁》反响强烈。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多重要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红高梁》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7年,长篇《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被《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1989年,短片《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据此改编的电影《暖》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1995年,莫言创作长篇《丰乳肥臀》,小说的发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把莫言推到风口浪尖;1997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长篇《檀香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引起了文学界的再度热议,后获得台湾联合2001年十大妇女书。短篇《倒立》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长篇《酒园》获得法国儒尔·巴泰雍外国文学奖。2002年长篇《檀香刑》获首届"钧文学奖"。2003年,长篇《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并入围第7届茅盾文學奖。同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莫言先后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05年,莫言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6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生死疲劳》并于2008年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于2011年8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对莫言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西欧文学压倒性的影响下和历史传统的重压下,展示了带领亚洲文学走向未来的精神”,并且盛赞他“不但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他的作品引导亚洲文学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中有个叫约翰·沙梅的首饰作坊清扫工,他每天都把地上的尘土集中起来,细心地筛出金粉的微粒,日积月累,制作出一朵美丽的金蔷薇,献给挚爱的苏珊娜。生活的尘土中同样有太多闪亮的金粉,只待文艺创作者睁大眼睛去寻找、搜集,制作出一朵朵“金蔷薇”,献给我们心中的苏珊娜——人民。  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是韩志君艺术生涯中锻造出的第一朵“金蔷薇”。  20世纪80年代末,还是长春电影制
大一统的几个方面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大一统包含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郡县制确保中央权力可以在基层运行,解决央地离心倾向;科举制打破阶层固化,开放国家权力和治理体系;文官制保证王权与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乡绅制反映朝野协同共治基层。因为大一统传统,中国创造了世界唯一不中断的“分久必合”的中国奇迹。  二是以文化认同塑造民族认同。是否是中华民族一员,不是靠种族,不是靠地缘,不是靠宗教,
曾经被视作“低质量、低成本、低俗化”的网络剧如何完成华丽转身?近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裁助理兼高级项目总监许志敏、《白夜追凶》总制片人袁玉梅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网剧已经开始进入精品比拼的时代。  现象:2017年国产网络剧口碑爆发  从2013年开始,随着《万万没想到》等小成本网剧的走红,网络剧成了视频网站争夺的香饽饽。2014年可以说是网络剧井喷的一年,《灵
“他们好像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更像是七、八十年代穿越过来的人”。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曾在浙江卫视做完一期名叫《浙江新力量》的节目后,发表过这样的感慨。  在这档节目中,他采访了一些江浙地区企业的年轻一代接班人,也就是通常被外界标签化过的那些“富二代”群体。  “他们其实很不愿意被外界称之为富二代”,吴伯凡说,他们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滴水不漏,与人交谈时的那种四平八稳,让人感到
近日,女快递员遭多次投诉后下跪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事件经过是,一女快递员因客户的芒果少了一个且包装破碎,在补寄过程中伪造邮政包裹而遭遇投诉。在被公司罚款两千元,还面临被辞退风险后,该快递员到客户家里下跪以求諒解。  最后民警出动,出面为其开具了一份霸气“证明”,圆通快递也免除对这名快递员的处罚并且拉黑“恶意投诉”的客户。此事由此引发热议。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是否更容易受委屈?  客户经常与快
在此之前,由于全球经济走势转冷,很多人预测,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聚焦于增长理论、货币理论、贸易理论及全球化失衡。而这次奖项的颁发,也再次说明,贫困依旧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挑战之一。  在中国,扶贫攻坚战也进入了关键时刻,中国扶贫办公布的系列数据显示:自1978年末至2017年末,中国累计减贫7.4亿人,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最近几年中国的创新扶贫方案层出不
公益是一种职业,也让我们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那些公益人在踏入公益行业的背后一定都有一段故事。她们从远方赶来,赴一个命中注定的约。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从企业精英、家庭主妇,到职业公益人,这一路上,她们经历了什么抉择,遇见了怎样的自己?被什么吸引着来到这里,收获了怎样的人生?  孫方红: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在大部分人的职业轨迹中,43岁,是一个可以用“稳定”来形容的年龄。人生的列车载着工作和家庭,行驶已
十年磨一剑古籍修复师王金玉的匠心与传承让时光倒流,让古书复活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八个字总结出了宁波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实力。其中,“书藏古今”指的是天下第一藏书阁——天一阁。昔日一代大思想家黄宗羲就以登上天一阁为荣,发出“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的惊世之叹。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四百年风雨飘摇间,岁月仿佛只是天一池里日复一日地荡开的
2015年,张泉灵和她那封名为《生命的后半段》的辞职书一时成为热点。在那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曾经说要把记者作为终生职业的她会选择离开。就像她自己写道的:还是最好的新闻平台,还是最好的位置,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然而她还是咬着牙选择转换赛道,并在短短4年间,陆续就任了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和少年得到董事长。作为一款面向青少年语文教育的应用软件,少年得到也是她前同事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投资的项目之一。对于
他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修钟表“男神”王津的得意弟子,之前的他实习单位是编程公司,自己都没想到能在故宫的钟表室里一坐十几年。第一年不让学徒碰文物,他把普通的闹钟、座钟、挂钟无数次拆装。修钟表是细致活儿,师傅说“宁可伤自己,不能伤文物”,他从不敢忘。别的文物修复多是从“残”到“全”、从“旧”到“新”,唯独钟表的修复还包括从“死”到“生”。“修复时间”的人,却常常沉浸得忘了时间。他是奋斗中国人,他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