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区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与人际接触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广州市社区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与人际接触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Google数码地图随机抽取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研究点,受检者接受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甲型流感(H3N2、H1Nl)抗体.结果 (1)Google数码地图随机选取50个点中符合研究入选条件40个(856户家庭2 801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际参加1 821人(65.0%),乡村和市区人群分别占77.3%(1 407/1 821)和22.7%(414/1 821),以18~59岁年龄段为主,其次为≥60岁老年人,2~17岁组比例最低;(2)愿意提供血样者占78.1%(1 423/1 821),H3N2和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以2~17岁年龄组最高;(3)受检人群间皮肤或近距离人际接触频率甚高,每天接触≥10人者高达49.8% ~ 72.6%,无零接触者,且以6~17岁组比例最高;相对于工作日,休息日接触人数较少.结论 广州地区社区人群H3N2和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以及人际间近距离接触频率均与年龄有关。

其他文献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
期刊
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拟定于2014年10月下旬在江苏举行。这是我国流行病学界又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届时流行病学界同仁们将就我国流行病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会议还邀请我国流行病学界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欢迎从事流行病学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广大同仁积极参会。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麻疹病毒的方法.方法 以分离到的麻疹病毒RNA为模板,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原理,设计合成3套引物,特异型识别病毒基因的8个位点,在反转录酶作用下,63℃扩增60 min,80℃2 min终止反应,最终产物分别经凝胶电泳和荧光目视观察.通过real-time仪实时监测反应过程,同时将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常规RT-PCR、real-time RT-PCR进行比较
目的 对我国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分离株进行多间隔序列分型(MST)分型。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4株无形体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auve 2.3.1软件行种内基因组比对,选择具有变异间隔区进行引物设计,通过引物特异性及扩增效率等预实验筛选引物,并对实验菌株进行PCR扩增,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将每株菌间隔序列拼接后进行分型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动物种类来源菌株遗传变异关系。结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3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立明教授,副主任委员何耀、胡永华教授,常委詹思延、汪宁教授,委员沈红兵教授,以及40余名青年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詹思延教授主持并介绍了到场嘉宾.何耀副主任委员宣读了青年委员会成员名单(43人).李立明主任委员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内容如下。
期刊
目的 分析《南方都市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道的特征,为公共卫生工作者与媒体沟通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传播学案例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参照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由2名专业人员分别搜索和同一性比对2008-2012年刊发的《南方都市报》,确定和分类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道,并建立EpiData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以篇次数作为分析指标,比较不同年份各类事件的数量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1,2].HPV已知的100多种基因型中,约有40种基因型可感染肛门和生殖器的鳞状上皮.根据HPV基因型与宫颈癌的关联程度,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HPV(如HPV6和11)可引起肛门和生殖器疣等轻度病变,高危型HPV(如HPV16和18)可导致子宫颈和肛门鳞状上皮的高度病变(high-grade dysplasia)并逐渐发展成子宫颈癌和肛
我国著名的流行病学家,安徽医科大学吴系科教授,因病于2014年4月17日3时30分在合肥逝世。消息传来,深感震惊,悲从心来……一幅幅老师满头白发,面容清癯、慈祥的形象,一幕幕老师在教室里、实验室、现场中辛勤工作的画面在脑海中一遍遍地重复上映,不知不觉泪如雨下。作为吴系科老师的学生,我们深受厚爱,从恩师那里我们学到了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知识分子基本品格;学到了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找到通向科
目的 了解2003-2012年上海市疟疾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3-2012年上海市疟疾疫情资料,对疟疾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消除疟疾启动前(2003-2008年)、试点阶段(2009-2010年)和消除阶段(2011-2012年)的疟疾流行特征.结果 2003-2012年上海市共有疟疾936例,其中间日疟616例,恶性疟110例,其他疟疾210例,年发病率均低于1/10万,2010年以
目的 了解北京市近年新报告HIV病例和HIV-1新发感染病例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二季度新报告HIV阳性并符合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检测标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根据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新报告HIV病例及BED阳性病例分组并计算构成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一季度、2011年第二季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