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压裂诱导裂缝机理研究综述

来源 :石油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压裂改造非常规储层具有提高油气产量、储层无污染、节约水资源、埋存CO2等优点,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室内SC-CO2压裂实验方法、裂缝起裂扩展特征与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SC-CO2与岩石的“热(T)—流(H)—力(M)—化(C)”多场耦合作用机理为诱导应力和弱化断裂性质两方面.诱导应力方面包括:SC-CO2低黏度和高扩散性导致的孔隙压力场和热应力场,共同降低有效应力并诱发天然裂缝的剪切破坏(TH-M);SC-CO2相变释放的能量以冲击载荷和热应力的形式促进裂缝动态扩展(TH-M).弱化断裂性质方面包括:零表面张力的SC-CO2可进入微裂纹尖端,降低裂缝扩展所需的缝内净压力(H-M);SC-CO2吸附在微裂纹表面,降低裂缝失稳扩展所需的临界应力(C-M).因此,SC-CO2压裂易于形成以I-II混合型破坏为主的多裂缝,适合改造裂缝性致密储层.未来应积极开展SC-CO2三维裂缝扩展实验模拟,进行裂缝特征重构和定量评价,利用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实现研究尺度的升级,加快SC-CO2压裂工业应用进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选取清洁级新生SD大鼠,分离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MAP2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2、通过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确定物理缺氧条件下海马神经元的最佳缺氧时间,建立缺氧损伤模型。通过MTT法确定化学缺氧条件下海马神经元的最佳缺氧时间,建立化学缺氧损伤模型。3、通过MTT法检测确定红景天苷高、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热演化程度高,含气性好,有机质与有机质孔随演化程度升高演化机制具有耦合性,这对盆内不同地区页岩气藏含气量具有控制作用.为揭示有机质与有
出砂是水合物安全、高效、长期、可控开采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制约水合物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难题之一.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水合物开采过程中井眼出砂的发生、发展及防控效果
社会技术系统的日益复杂不仅滋生了更多潜在的安全问题,也促进了安全思维的不断改变.安全思维由基于事后响应的被动式管理向基于实时监控的主动式管理转变,事故模型也从简单
碳化水驱是指将CO2溶解在水中再注入地层驱油的方法.碳化水驱结合了CO2驱和水驱的优势,具有较好的驱油效率和波及效率,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自上世纪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