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卫星重力和卫星测高数据研究中国近海上层地转流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获取的海面异常,结合卫星重力资料得到的稳态海面地形,研究了中国近海多年平均上层地转流及南海冬夏典型季风期表层地转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潮对我国近海环流影响明显,南海上层地转流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南海的整体环流呈气旋状,南部和北部各有一个次海盆气旋式环流;夏季南海的总环流呈反气旋型。与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观测结果比对,发现两者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弹性波动方程的二阶双曲系统的一种新的弹性波动方程模拟的最佳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对于二阶系统方程,PML吸收边界条件模型通常是以四分裂位移参量来构建的,这种方法需要求解时间的三阶导数,且占用较多的计算空间;作为另一种选择,非分裂的PML算法可以扩展到二阶系统中,但它需要求解二重时间积分。新方法可克服或简化上述问题。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加最佳匹配层边界条件新算法的模拟方法用数值模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和措施,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双频GPS接收机被广泛应用于监测电离层及其相关异常活动。过去通常利用地基GPS资料建立一个单层两维电离层格网模型进行应用,其最主要缺陷就是忽略了电离层垂直剖面信息。利用地基GPS资料通过乘积代数重建技术层析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与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2001)和电离层探测仪结果相比,地基GPS层析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基本一致,但更接近于电离层探测仪观测结果。因此,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基GPS资料
根据南部非洲CMB上存在一尖锐边界S波低速异常体(超级地幔柱)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地震层析成像及重力场理论,对该异常体的结构进行了探讨。通过建立模型,计算了该模型S波低速异常体所对应的密度异常产生的区域大地水准面异常,并将其和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进行对比。通过调整模型的几何构架、物理参数和力学平衡效应(流体静力学平衡及对流动力学效应所引起的核幔边界地形的起伏),寻找能够符合实际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