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氧喹喔啉甲醛亚胺的合成和抑菌活性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1,4-二氧喹喔啉甲醛与氨基脲、苯胺、取代苯胺等反应,合成了11种1,4-二氧喹喔啉甲醛.缩氨脲和醛亚胺。用元素分析、MS、IR和NMR测试技术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这些新化合物对5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4-二氧喹喔啉甲醛-缩氨脲在80mg/L浓度时的抑制率在20%以下;一般1,4-二氧喹喔啉甲醛亚胺在80mg/L浓度时抑制率在30%~40%;双醛亚胺基本没有抑菌活性,苯环邻位具有推电子基的醛亚胺g和h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0%-60%。
其他文献
借助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别测定了一定温度下钙镁硅酸盐(CaO·mSiO2、MgO·mSiO2,其中m为模数)饱和溶液中Ca^2+、Mg^2+的平衡浓度,从而计算该温度下钙镁硅酸盐的溶度积
在镍铬合金基体表面,构建了嵌入式纳米超薄碳糊电极(INCPE),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形貌,以维生素B6为目标物,用循环伏安、差示脉冲以及多阶半微分电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 INC
通过异氰酸酯法合成一系列新型2-乙内酰硫脲衍生物,应用1H NMR、13C NMR、IR测试技术对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测定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对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合成了一种新的芳香族酰胺配体2,2’-(1,2-亚苯基二氧)二(N-苯基乙酰胺)及其稀土(La,Eu,Tb,Dy,Sm,Gd)硝酸盐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差热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
利用Cu(Ⅱ)的配位作用,制备了Alizarin-Cu(Ac)2配合物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烙印聚合物对Alizarin—Cu(Ac)2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而对一些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则没有选择
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首次研究羟基葫芦[6]脲(HOCB6)与对氨基苯磺酸(ABS)之间的包结作用,考察了溶液的pH值、常见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对该包合物的形成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
以城市和石化污水厂生化活性污泥及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方法制备了3种吸附剂,与商品活性炭做了对比,并进行了孔结构、扫描电镜及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5 moL/L ZnCl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溶液中恩诺沙星(E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作用。研究表明,二者的结合常数为4.16×10^5L/mol,以其摩尔比为1:1
用支撑向量机研究了607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他们的Gibbs自由能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QSPR模型. 表示分子结构的描述符是从CODESSA软件中计算得到的,通过前向逐步回归分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