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报告信息呈报格式影响研究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by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管理会计报告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由于管理会计报告是一种内部报告,编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的工具。显然,由于形式上的不统一,不同呈报格式的管理会计报告可能对决策者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以图表式和表格式的管理会计报告相互对比为基础,分别从呈报格式本身、任务特征、决策风格和决策者知识水平四个方面对以往的关于不同呈报格式下管理会计报告的决策做一个综述性的研究,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呈报格式; 任务特征; 决策风格; 决策者知识水平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管理会计在中国的企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管理会计报告的重要性也已经越来越为广大学者所重视。相对于财务报告来说,由于管理会计报告是一种内部报告,并没有统一的可供接受的方式,因此,管理会计报告的呈报格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格式,比如图表式和表格式的管理会计报告。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对于决策者来说,到底哪种格式的管理会计报告有助于决策呢?因此,研究不同的信息呈报格式下的管理会计报告对决策的影响就变得十分必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信息呈报格式的发展历史,接着分别就以前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一个系统梳理,最后提出了未来应该更多关注的研究方向。
  二、文献回顾
  (一)信息呈报格式的发展历史
  传统上,表格式的信息呈报格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些大的公司,业务量的激增导致短时间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也大量增加,传统的表格式的信息呈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需要,这时,图表式的信息呈报格式便被引入了公司的数据信息处理中。图表式的信息呈报格式本身固有的特点不仅能够使公司大量的数据加工处理成可理解的信息,而且对于经理人员来说更加易于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计算机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个人计算机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帮助经理们作决策。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利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制作图表更加便捷和高效,客观上促进了图表式的信息呈报格式的应用,公司的信息呈报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那么,由此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到底哪种信息呈报格式对于决策者最有效呢?
  (二)不同角度下信息呈报格式对决策的影响
  决策是一种认知过程,在面对可供选择的不同的行动方案时,决策者会依据自己的认知选择行动路线(Libby,1981)。决策过程涉及到三个主要阶段:输入、加工和输出(Libby and Lewis,1977)。由于决策的过程对输入信息内容和信息呈报方式的依赖,受人类本身认知过程的限制,决策者可能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Cloyd,1995)。早期的会计行为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财务信息本身的内容,而忽视了信息呈报格式对决策的影响(Hopwood,1996)。以前缺乏关于信息呈报格式的研究还归因于“规范的选择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信息的呈报格式是一种次要的变动,因此呈报格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决策(Maines,1995)。换句话说,信息的呈报格式不会影响到决策者的信息处理方式,因为决策的成功依赖于决策者的认知过程。虽然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的内容,但是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信息的呈报格式和决策行为之间的联系,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信息呈报格式对决策行为影响的重要性。Benbasat and Schroeder(1977)通过一项实验设计了可能影响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的六个自变量:报告的呈报格式、决策辅助工具、不同的报告、报告数量的可用性、决策风格和相关领域的知识。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决策辅助工具和呈报格式本身对最终的实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而决策风格、知识水平和决策辅助工具相互影响并最终对决策风格产生影响。本文以Benbasat and Schro-
  eder(1977)的研究为框架,并结合最近时期关于信息呈报格式对管理会计报告影响的研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综述:
  1.基于信息呈报格式本身
  Lusk and Kersnick(1979)的研究发现,信息报告的格式会影响到决策者的行为。在很多企业中,经理们会频繁收到来自管理信息系统、分部经理等的财务信息,传统上,这些财务信息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对于经理们来说,个人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他们作决策,而且,各种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出现也使得制作图表更加便捷和高效。因此,图表的呈报格式就变得更加普遍。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经理层倾向于接受图表式的呈报信息。一般来说,图表本身能够反映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能够提供给决策者对于大部分问题的一个直观的理解(Davis,1984)。Remus(1987)的实验表明,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图表式和表格式的呈报格式有明显的不同。在一个较低复杂性的环境中,相比图表式的呈报信息,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表格式的呈报信息能够以低水平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反,在一个相对复杂性的环境中,图表式的呈报信息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基于任务特征和呈报格式本身
  Sullivan and Washington(988)的研究将任务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评估性的任务、预测性的任务和信心评定型的任务。研究发现,在一个预测性的任务中,呈报格式对决策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最终不会影响决策的结果;在信心评定型的任务中,呈报格式对决策的影响很明显;信息呈报格式对评估性的任务的影响则正好界于预测性任务和信心评定型任务之间,既不显著地影响决策结果,也不是对决策结果没有影响。为了评估信息呈报格式对复杂任务的影响,首先对复杂任务进行一个分类是非常必要的。Vessey(1994)认为复杂的任务由可获取和评估的子任务组成,这些子任务往往主要具有符号性的(分析性的)或者空间性的(感知性的)性质。某种任务需要分析性的信息获取和评估子任务,而其中又涉及大量的信息线索,流程和相互关联的任务,那么这种任务就称为复杂的符号性任务;同时,如果某种任务需要感知性的信息获取和评估子任务,并且具有更高水平的复杂性特征,那么这种任务就称为空间复杂性任务。任务复杂性比较低时,当面对符号性的任务时,决策者倾向于采用分析型的处理方法,符号型的信息呈报格式也很好的支持了这个观点。Amer(1991)and Frownfelter-Lohrke(1998)的研究发现,对于空间性(感知性)或者符号性(分析性)的任务来说,图表式或者表格式的信息呈报格式对决策的准确性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然而,随着任务复杂性的增加,当获取大量的数据之后就会遭遇信息处理的瓶颈,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以前的工作信息(Kosslyn,1985,1989;Lohse,1993;Wickens and Carswell,1995),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会面临更高的认知负担,因此,他们会应用认知简化策略来权衡决策的准确性,以尽量减少认知努力(即他们为了减少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而放弃准确性)(Johnson and Payne,1985)。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可能寻求办法来减少认知的工作负担,这种办法是通过人类自身的感知过程而不是分析型的过程作决策,这样做能够减少决策的时间,但同时导致了决策准确性的降低(Payne et al.,1988;Krilik et al.,1993)。当决策者应用分析型的方法解决问题困难增加时,决策者就会倾向于依赖更加有效率的感知型的方法解决问题。此时,当面对更加复杂的符号性的任务时,空间性的信息呈报格式就会改善决策的行为,在这里,信息的呈报格式和任务的复杂性得到了融合(Vessey,1994)。   3.基于决策风格
  Jungian typology①将人分为四种主要的风格或者心理类型,其中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另外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判断个人认知的客观事物。感知客观世界事物的两种类型又可以细分为感觉和直觉两种类型的风格,判断个人认知的客观事物的两种类型又可以细分为思考型和情绪型两种类型。偏好感觉类型的人认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主要依赖于个人的感觉接受并处理数据信息,换句话说,感觉类型的人主要依赖于感觉的过程、目标和确凿的事实以及需要留心的细节作决定;相反,直觉类型的人主要依赖于认知事物的可能性作决定。即偏好感觉风格的人主要依赖于细节做决定,而偏好于直觉风格的人则依赖于Gestalt②体做决定。一般情况下来说,直觉型风格的人对信息是不敏感的,他们可能拖延时间得到一个假设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却不以任何有用的信息为基础,因此,对于直觉型风格的决策者来说,我们可能需要提供图表式的管理会计报告,因为他们不会注重于报告的细节,而只会从大体上对报告有一个认知;相反,感觉型风格的人倾向于不断地搜集信息,因为他们害怕有用的信息没有被自己搜集到,因此,感觉型风格的人作决策时可能需要图表式的管理会计报告,因为图表式的管理会计报告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从而满足他们信息搜集的需要。思考型风格的人作决策时更多地依靠人类的认知过程,他们的决策会以抽象的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判断为基础,或者以正式的系统推理为基础;相反,情感型风格的人作决策时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情感过程,他们的决策倾向于以个人状态的好坏、高兴或者不高兴、喜欢或者不喜欢为基础。思考型风格的人系统性的作决策,情感型风格的人站在道德的角度关注道德的判断并且对之感兴趣。
  Lucas(1981)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信息呈报格式对决策者的影响可能依赖于决策者的认知风格,对于具有探索性风格的决策者来说,图表式的呈报格式更有利于决策;而对于具有分析性风格的决策者来说,Lucas(1981)则发现表格式和图表式的呈报格式对决策者的影响没有差异。Lucas(1981)认为,对于探索性风格的决策者来说,由于他们本身缺乏对信息的整体把握,可能更加依赖于图表的呈报格式,因为这种呈报格式能从直观上给他们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分析性风格的决策者来说,在进行某项决策之前,他可能已经有关于任务的整体把握,因此,图表或者表格式的信息呈报格式对他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4.基于决策者知识水平
  Benbasat and Schroeder(1977)通过测试被试者关于存货方面的知识将被试者分为高知识水平和低知识水平两种,研究发现,与低存货知识水平的被试者相比,高存货知识水平的被试者决策时使用更少的报告信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低会计知识水平的被试者希望通过获取大量的信息来改善他们的决策,这种情况在被试者既缺乏相关的存货知识又缺乏分析技能时更加明显。Benbasat and Schroeder(1977)还发现,使用决策辅助工具的高知识水平的分析者比使用决策辅助工具的低水平的决策者使用更少的报告信息;当控制了决策辅助工具之后,高知识水平的决策者反而使用更多的报告,这表明高知识水平的被试者依赖于模型的使用,这些模型给他们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低会计知识水平的人虽然使用了决策辅助工具,但他们决策时更多地依赖于报告系统本身。Lusk and Kersnick(1979)发现,对于某一特定的任务来说,高分析水平的人的表现从来不会比低分析水平的人的表现差,而且有时比低分析水平的人的表现要好。会计知识水平更高的参与者能够获取信息的内部结构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检索和分析数据(Libby and Luft,1993;Rose and Wolfe,2000;Spilker,1995)。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呈报格式仅仅局限于表格和图表,但是,呈报信息的位置、色的标注等等可能都会最终影响决策者的行为,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于信息的位置、信息的标记等。同时,以前的研究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分别考察图表式和表格式的呈报格式对决策者的影响,那么,对于某一次特定的决策,提供以图表式呈报格式为主、表格式呈报格式为辅(或者以表格式呈报格式为主、图表式呈报格式为辅)的信息可能更加有利于决策者的决策,关于此种比较的研究很少。
  决策是一个信息的认知和处理的过程,一般来说,信息的呈报格式是外部因素,决策者在作决策时会在不同的信息呈报格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对接收到的信息有一个最终的判断。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考虑决策者本身的因素是很重要的,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多地放在内因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更多地放在外因如何通过内因起作用,即研究不同信息呈报格式如何通过决策者的内在因素起作用,这可能是未来需要更多关注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1):18-22.
  [2] 张先治.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系统构建.[J]财务与会计,2005(12):19-21.
  [3] William Remus.A Study of Graphical and Tabular Display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Environmental ComplexityAuthor[J].Management Science,1987,33(9):1200-1204.
  [4] Henry C.Lucas,Jr.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Computer-Based Graphics in Decision Making[J].Management Science,1981,27(7):757-768.
  [5] Izak Benbasat,Roger G.Schroeder.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ome MIS Design Variables[J].MIS Quarterly,1977,1(1):37-49.
其他文献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不同种类的食用菌生长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态环境中,其中许多食用菌还兼具药用价值。这些食药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味佳肴,快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高原软黄金  ——冬虫夏草  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高寒地带的草句和高山灌木丛草甸中,生长着一种叫作蝙蝠蛾的幼虫。每年夏秋季节,一些蝙蝠蛾幼虫会被一种叫作冬虫夏草菌的真菌感
汪曾祺对名利很淡泊,他工作了几十年,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级别。1958年,汪曾祺到河南出差,单位给他买了软卧,他这才知道自己已经是“高干”了。不过好景不长,不久后他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张家口劳动,回京的火车只有坐硬板凳的份儿了。后来汪曾祺右派问题得到改正,也从来没有向单位提出过什么要求。直到办完离休证,他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局级干部。  但汪曾祺也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他认为不对或不公平的事,就会很固
谈谈磨牙症  李 建    磨牙症是咀嚼系统的一种口腔非功能性的异常运动,即有些人常在不咀嚼、不说话、不吞咽时磨动牙齿或将牙齿咬紧,这种现象导致上下牙齿接触时间长、咀嚼肌肉的收缩力超出正常咀嚼运动的数倍,它对面部的咀嚼肌、牙齿、颞颌关节是一种慢性、长期的损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症还不为人们所重视。  磨牙症在儿童和成人中的发病率均较高,国外报告,人群中约15%患有此症,国内学者通过对成都市青少年
【摘要】本文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2008年初的雪灾成为媒体议题的影响因素,认为事件的性质、时间、空间、事件中人物的显著性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影响到事件变成新闻议题的可能性。同时,还就媒体呈现议题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考量。  【关键词】议程设置 雪灾 大众媒体    引言    “议程设置”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美国风行起来的一种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假设或理论。“议程设置”的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之注
1974年,在上海市郊奉贤巡回医疗时,曾遇到一位青年妇女,因琐碎事同别人呕气,争吵之后受到委曲,一气之下,当即双目失明。由其母陪同来医疗站求治。检查;双眼无光感(黑矇),外眼及眼底无任何病变察及,眼球运动正常,瞳孔左右等大,对光反应活泼,拟诊为癔病性黑矇。经口服维生素B110毫克,一天三次(暗示疗法),一周后,视力恢复正常。  癔病又名歇斯底里(Hystous),为一无确切的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疾患
有人在路上看见一个个子很矮的人,就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这么矮?”  那人回答说:“因为,我要你永远在我面前抬不起头。”
冻疮是寒冷冬天的一种常见病,当环境气温低于10℃(尤其气温在5℃以下)时容易发生,一般人要到春季气候转暖后才会自愈。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会再次复发。冻疮不仅影响了双手、脸部的美观度,还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下面介绍几则防治冻疮简便验方,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治冻疮未破溃验方  1 正红花油(或正骨水)涂擦患处,每天3次;也可用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日6~10
有人因睡觉时不注意,或枕头过高过低,或颈肩部着凉,或姿势不好,第二天晨起会感到颈项强直,疼痛不适。出现这种症状,说明已发生“落枕”。  较轻微的“落枕”,可采取下列措施,一般勿需去医院治疗。,一、热敷:用热毛巾热敷局部,同时缓慢转动颈部,每次15~20分钟,1日3次。二、按摩;用“大鱼肌、(卹拇指下面一块肌肉)进行按摩,每次15~20分钟,1日3次。三、按压落枕穴(部位。手背第二、三指掌关节后半寸
【摘要】股东关系影响着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在企业集团中形成不同的利益配置。文章以中大股份为研究对象,以委托贷款为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具体手段,观察中大股份自2000年以来的股东关系变化以及委托贷款的运作情况及利益结果。研究发现,从2004年以来中大股份频繁使用委托贷款作为集团内部配置资源的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和第一大股东变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中大股份整体和下属公司的经营情况基本保持良好,委
服药不当也会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乍听起来似乎不可理解。其实,这类情况并不少见,且给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了痛苦。  有些药物如呋麻滴鼻液、舒喘宁等,患者在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须增加剂量方可保持药效,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耐受性,可产生耐受性的药物久用之后便不易控制症状。一旦突然停药,原有病症便“卷土重来”,甚至“变本加厉”。于是常不得不继续加大用药剂量,以至最终形成骑虎难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