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班:把每一天都过成童年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访者/舞蹈教师韩双及学生 记者/围子
  采访小花絮
  采访的时候,小姑娘们正在分成两组练基本功,我靠在帘子后面拍全景,帘子一会儿垂下来挡住相机,一会儿垂下来挡住视线。两个女孩儿跑过来,踮着脚帮我把帘子撑着,那一瞬间有浅浅的感动漫过,被自己眼里的小孩子照顾着,总是奇异的暖。
  我问其中一个女孩儿,为什么想学幼师呢?她说:“因为每天和小朋友在一起,一生都在过童年啊!”
  年少的时候,不会唱歌跳舞的女孩子,总是有一点可惜。
  诸如“琼姿花貌”“巫女洛神”这样的词,多半不是安静着的惊艳。
  幕布像银河一样把舞台“哗”一下散开,人群里脱颖时被瞩目,才是青春里最灿烂的回忆。
  婷婷从前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机会穿上舞鞋,踮起脚尖,像一枚叶子一样,用任何姿态,柔美成大家都羨慕的样子。
  她是来自小镇的普通女孩。
  初中的时候,班级里所有的目光都被学习最好的几个同学拴着。
  甚至一个学期下来自己被提问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她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漂亮,只是普通。
  普通两个字,对于豆蔻年华的伤害,或许比被老师拎进办公室批评两句还大。
  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考进一个普通高中。可是这对于一个十几线小镇的中学生——尤其是她这种成绩在下游的学生,算是奢望。
  十几岁的时候,每天淹没在题山题海里,周遭对学生的评价,单一到只有学习“好”或者“不好”。
  那时候的自己和周围的伙伴,犹如困兽,只有不停地角逐,才能获得存在感。
  可是人的天赋、习惯、基因、成长环境,各不相同。
  学习好,有时候并不是“你想”就可以的。
  她说那个时候的状态就是没什么希望感,就算自费去了高中,心里也清楚,未必会考上大学。
  因为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努力,就是没办法提高成绩。
  她说大人有时会很认真地摇头说她太笨,而“笨”字压得她喘不过气来。难道学习不好,就是笨吗?成人世界的标准为什么如此单一?
  但最多的感觉,还是不服气。
  明明她的模仿能力很强,身体柔软得像一条橡皮糖,电视里播放的舞蹈,看一两遍就能学会。
  只是,这个天赋她自己初一的时候才发现,告别了小学,还哪里有机会发展这样的特长。
  班级里那几个小时侯就开始学舞蹈的科班出身,包揽了所有节日的聚光灯,而她,只是台下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她是在别人的闲聊里听说幼师专业有声乐、舞蹈、美术专业的。
  当我在教室里见到她,听说她完全没有舞蹈功底的时候,简直像在听一个神话。
  倒立、前桥、侧手翻、横叉、竖叉……动作流畅像跌宕的水流,她的眼睛里始终闪着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才能溢出来的光。
  婷婷被老师专门点名来做示范,她笔挺的后背,高高扬起的下巴,和嘴角上扬的弧度,全是年少骄傲的自信,那自信美得让人移不开目光。
  “蜕变”“涅槃”这类的词汩汩流出,像专为眼前的人准备的。
  被赞赏、被喜欢、众星捧月是人生的巅峰体验里最值得感激的一种。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找准位置。
  她抱着膝盖坐在练功房的地上,轻声对我说:“要是能回到初中,大家再说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没有未来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你说得对。但,那不是唯一道路。’”
其他文献
现在问题来了,不就是开学嘛,不就是上班嘛,说不定还有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怀揣一颗好奇宝宝的心,洋姐发了一条朋友圈——  开学是一个容易发生趣事的时间段。在学期的伊始,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好玩的事情?快来说说吧——  @橘子:在大学校园里,学弟学妹被当成学长学姐没人理傻站着,学长学姐被当成学弟学妹一个劲儿地接传單……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洋姐:你是发传单那个?)  @小爱:被学弟学妹认成老师的时候,真
你今天吃肉了吗  这算是我的生活态度吧  就和你今天微笑了吗一样  生活就是不容易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窝  别压抑自己了  不开心就去“吃肉”吧  ——默豆豆  我很害怕朋友突然跟我说“我不开心”,因为对此我毫无办法,只能手忙脚乱地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她排解得差不多的时候默默地说一句:“要不咱们去吃肉吧?”  我总是会这么说,以至于他们都以为学校旁边那家火锅店和拐角那家烧烤店是我家开的。 
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  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的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里,坐落着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学校,它就是哈尔滨金融学院。  为什么说它不起眼呢?因为它真的太小了!入学的那一天,我们在火车站坐着学校来接新生的客车去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当车子路过一个叫承德高中的校园停下来的时候,我有点诧异,我读了三年才考上的是大学……吧?  当然,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只是我们学校的附近有一所高中而已。  报到的时候,
漫長而炙热的夏季就要过去了,临近开学之际,老师公布了各个大学专业的学科要求,而我在得知北中医不再招收全文生的消息后,面对着桌上的3500单词卡默然无语。  不是没有预测过,但消息实锤后,我还是很难过,想哭,又掉不下泪来,心里像是装了过期的柠檬水,酸涩得发苦。突然觉得一个夏天的努力是那样的讽刺,自己心存侥幸的幻想是那样幼稚,所有辩护的理由在冰冷的事实面前都不堪一击。  因为学校的安排,我们在高一上半
ONE. 2015的月光  中秋节。  “今天的月亮会很圆噢。”我企图告诉4岁的他神马是中秋节。  他专注着他的玩具,没理我。  晚上,他闹腾,我带他到阳台看月亮。  又大又圆的月亮!想起来好久没把月亮比作圆盘了。  他很兴奋,还发现了几只缓缓上升的孔明灯,以及不远处那只明亮的灯。 每发现一个,就兴奋得大声喊叫,让我去看。  中秋节第二天。  “走,带你看月亮。”  天气阴沉,月亮没看见,反倒发现
春艳推荐:年少时敢爱敢恨敢做梦,以为自己能够承担结局时的悲或喜,以为自己已经不遗余力地去追逐了,然而时过境迁才发现,还是有太多遗憾,还是有太多话没来得及说。那么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故事的结局会被改写吗?[1]  麦子遇见云淡的那个晚自习,蚊子比前两天还多。班级里的打火机找不到了,同班同学让麦子去隔壁班问问。  麦子手里拿着蚊香,从后门出去,有点怯生生地倚在五班的前门,伸进去半个脑袋探望。  那时云淡
久等了,Miss鹿游的第一本书终于上架了!  从没想过自己写出的文字,拍下的照片真的能够结集成册,甚至拥有一个独特的书号,挂在网上售卖,被更多人看到。这书沉甸甸捧在手里的质感,真的就像抱着初生的婴儿,连已经校对过十几遍的内容,还是让我想一翻再翻。  我為什么开始写旅行故事?  起初,我只是想把我独自看过的风景、经历的故事跟爸妈一起分享,毕竟在每次打开相机里几万张照片的时候,这些故事总会变得十分赘述
闺蜜之间的绳子一旦断了,不及时将断头打结,任由它随风吹日晒地垂着,过不了几年,即便有了想再连起来的心,一扯绳头,也早被侵蚀得支离破碎。  遇到亓亚那年是初一。我们一群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凑到一起,声音里都裹挟着海风的呼呼声,直到亓亚转学到了我们班上。她从远离海边的山里来,浑身带着葡萄的清香。看到她第一眼的时候,我就和同桌说:“我一定会和她成为好朋友,最好的那种。”  果不其然,两个月后,全班都知道亓亚
1  在一个不太好的学校里,大家都比不了成绩,所以从进校门起,我就发现整个学校的学生间流行着兼职打工的浪潮,并且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勇的势头。  我做过三次印象深刻的兼职,并暗暗发誓,即便以后我写稿也吃不饱饭了,也不会再推开兼职的任何一扇窗,更何况找兼职这事儿,凭的全是运气。  2  大学里第一次兼职,是室友介绍的单日兼职,一家婚庆公司要拍个宣传片,找一大堆群演。  那段时间我们寝室的
[1]  自习课,伏在桌子上搞题海战术,胳膊肘被同桌碰了一下又一下,不耐烦地瞅向他。  “同桌,你好像又胖了,占的地方更大了。”  “吃你家大米啦!”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随即又像翻书一样快地翻了数个白眼过去。哼,我的胖我自知,用不着你来提醒。  艺术节上女生的舞蹈新鲜出炉了,没有因为这点胖被淘汰下来,倒有一点窃喜。那天,演出服来了,大家都根据自己的身形挑选了合适的号码。我毫不犹豫地选了X最多的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