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护理学实践教学综合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长期致力于护理学实践教学综合平台的建设.通过建设集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实验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教学平台于一体的护理学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培养学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专科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索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 显示毕业生的质量逐年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高校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当前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结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进行了探讨。
全球医学技术和医学模式的变革对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选拔合格的卫生人才,英国更新了医学生培养标准,美国开始探索新的手段来全面评价医师能力.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应当尽快定义医师能力标准,创新医师能力评价手段,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南京医科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循循培育完人"的综合素质教育目标.要落实这一教育目标,需要构建医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支撑平台,其中包括制度与政策平台.为此,学校在构建医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科学素养培育的制度和政策平台,以及构建个性化开放性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模式上对国际化的医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分析,对现有的评估方法 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多层面、全方位的评估方法 ,以培养出视野广阔、具备跨文化诊治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医学生。
创新型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影响教师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的创新特质.本文从教学思维的创新、教学方法 的创新以及师生关系的创新等方面,探讨了药理学教学中教师个人创新特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徐群渊教授,男,江苏省常州市人,194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同年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1981年~1988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mka Institute)解剖学系(现神经科学系)研修,获得博十学位。
目的 分析新疆医科大学乡村医师班学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乡村医师班学生面向乡镇卫生院顺利就业的对策.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96名乡村医师班学生进行调查,内容涉及乡村医师班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影响他们去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因素,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乡村医师班学生对理想与可行的就业单位的认识存在差别,阻碍其到乡镇卫生院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生活环境、自身发展前景及单位经济福利待遇,并与乡村医师班学
本文比较分析了北京大学药学院1995年-1999年和2005年-2009年两个5年间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剖析了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对研究生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虽然已经有50年的助产专业办学历史,但与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助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坚持突出专业,注重技能,为甘肃省及西北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助产专业人才,获得了社会的好评.但是,如何使助产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