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越来越国际化,中国的电影走出去,外国的电影走进来。因此电影翻译也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从中英文电影译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英文电影名存在的差异实际上是中英文化差异的反应。电影名在翻译过程中可采用归化策略也可采用异化策略,从一些译例看出,有时两者结合才是良策。但有时为了吸引观众,在翻译时就会采用夸张手法。
关键词:电影名 翻译 异化 同化
电影是一门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电影也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中国的电影走出去,外国的电影在走进来。因此电影翻译也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电影作为一种有声形像艺术,有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它无法像书籍、报纸一样,读者可以迅速浏览即可获知大意,进而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电影只能靠其片名吸引观众。所以影片名好比电影的门楣。它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以将观众引入门内;影片名又像商品的商标,应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作用。因此片名的翻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间.英汉两个语种的电影译制工作对中西影视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片名的英汉互译问题。电影名的英汉译例,举不胜举。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电影中英名进行对比和赏析,从而找出其文化差异和中英文语言表达的差异。
1.中英文电影名的不同是中西价值观差异的反映
英文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为数不少,而中国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却很少,即使以人名命名也大多是为纪念英雄或伟人的。
如《林则徐》Lin Zexu.《周恩来》ZhouEnlai《毛泽东》Mao Zetong。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的爱恨情愁的表达,所以才会有催人泪下的Romeo andJuliet,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Jane Eyre,和集人间悲苦与一身的Hamlet。虽然故事和人物大多是虚构的而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也因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闻名于世。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因而也只有那些为人民大众谋福利,或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值得为人们所记住,而以他们为名的电影也多为纪念他们或教育后人而拍。
基于这种文化差异,以人物名字命名的电影大部分都按其内容进行了转义,这也就是翻译中的所谓归化策略。采用凡努蒂(Venuti)的定义.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method)即“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具体到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在外族语译人本族语时,放弃外族文学形象,寻找对应的或近似的本族语文学形象。如果遇到外族文化中有而本族文化中无的语言表达形式或文学形象。则站在本族文化的立场上和价值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归化的好处在于译人语的读者和听众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不会产生陌生感。如Rebecc《蝴蝶梦》(本为人名吕蓓卡),Annatasia《真假公主》(本为人名安娜塔西亚),Cleopatra《埃及艳后》(本为人名克丽奥佩特),Stella Dallas(母心演史泰拉,达拉斯)。
虽然大部分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英文电影采用归化策略翻译,但也有采用异化策略翻译的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上文提到Romeo and Juliet,Jane Eyre,Hamlet,如Macbeth麦克自,Elizabeth伊丽莎白,VanHelsing凡赫辛。那么什么是异化策略呢?所谓异化策略(foreignzing method)即“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具体到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保留原语中特有而译人语没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或文学形象.而不是用译人语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或文学形象来替代。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中国读者和观众对原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不断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加快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象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啥姆雷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就是既陌生又新颖吗?可正是这种异化翻译才使我们有幸了解了异域的爱恨情愁。归化翻译固然好,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归化。则会使译文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异化,则会影响中国读者或听众对译文的理解,反而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所以有些电影名采用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结合的手法翻译,如:美国动画片Tarzan被译为《人猿泰山》保留了主人公Tarzan的音译,又突出了其半人半猿的身份,可谓形神兼备。又如:Porrest Gump《阿甘正传》.既保留了原名中的“Gump”的音“甘”,又套用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名字,使人们一听这个名字即产生了强烈的观看欲望,真可谓是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结合的手法翻译的佳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Joe Dirt《乔德特历险记》,Stuart Little《小老鼠斯图尔特》。Shrek《怪物史莱克》。
2.英文电影名翻译成汉语后多以四个字表达为主。
四字习语是汉语的特色,特别具有感染力。在翻译外国片名中充分发挥汉语的这一优势。能增添一些原文字里行间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音韵美及感染力,在传达影片主旨信息的同时,充分满足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庞炜2003)。
Twins龙兄鼠弟
Bean憨豆先生
Speed生死时速
Paycheck记忆裂痕
Torque急速酷客
Radio真情电波
The Alamo围城13天
Envy终极贱靶
Deathwatch勾魂战役
Bandits终极土匪
The Pact徇情疑云
Snatch偷拐抢骗
Quicksand警魂海岸
Signs灵异象限
汉语成语具有结构稳定表意能力强的特点,电影译名正是吸取了四字成语的优点,从单个词,到短语到句子的英文电影名,在中文译名中都可用四字表达,四字的电影名读起来容易上口,具有音韵和气势美,也便于传播。
3.单字英文电影名的汉译
许多英文影片的原名为一单字,而中文电影和译名中却很少有以单字为名。从语言学上来说,中文单个字的表意功能似乎不如英文一个词的表意功能强,这也许为什么中文最小的语义单位叫“字”,而英语中叫“单词”,同时也说明中文注重表意功能,而英文注重符号功能。因此单字为名的英文电影,在翻译时多采取了补译加意译的办法,其中影片“Ghost"的译名为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好的范例。影片叙述了山姆和莫莉是一对恩爱情侣,在一次深夜返家的途中,山姆不幸被生前好友加害。苦于阴阳相隔、无法保护自己女友的山姆在女灵媒奥得美的帮助下,最 终战胜了邪恶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如果直译的话,译为“鬼”.是很难表现其影片的真正内涵。而且也不会吸引观众.而译为“人鬼情未了”,则将影片中那种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好莱坞巨片Titanic,西方人单从Titanic皆能领会和这艘豪华邮轮有关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而大多数的中国百姓却无从知晓。故译成中文片名时按中国人的习惯在船名后加上一字,定名为《泰坦尼克号》。迪斯尼动画片shrek若直译为.中国观众仅从文字判断可能会曲解影片内容,但译者仅在前面加上“怪物”,片名立刻变得生动有内容.并能勾起观众的兴趣;此怪物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成为电影的主角?是可怕的还是可爱的?再如Speed译为《生死时速》,和Mission的两种译法《碟中碟》部比直译效果好。
4.名词动译
英文电影名多以名词性短语为主,而译名多以动词短语,或主谓结构为主。
Bad Guy只爱陌生人
Good Boy!我爱一嘴毛
In Hell狱火重生
Wolves of Wall Street吞食纽约
Megalodon“鲨”机四伏
Special Forces陷入敌阵
Big Fish大鱼当道
Man On Fire火线救援
The Alamo围城13天
The Italian Job偷天换日
In the Cut正中下怀
Eves 2见鬼
由此可见英文中的名词的表意能力很强,而汉语中动词表意能力强。
综上所作的对比,英文电影名在翻译成汉语后,都与原名有所不同,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电影名采用了直译法,Mystic River神秘河流,The Pianist钢琴师.Whale Rider鲸骑士。
那么我们再看看一些中文电影的英文译名: 《霸王别姬》的英文Farewell myconcubine——再见了,我的小老 《回家过年》《seventeen years》——斗七年(故弄玄虚)
《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
《水浒传》《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chineseodyssey 1:pandora’s box》——中国的奥德赛1:潘多拉宝盒(这个绝对是入乡随俗了,不过好象都挨不上边)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1.Chineseodyssey 2.Cinderella》——灰姑娘
《甲方乙方》《dream factory》——梦工厂
《烈火金刚》《steel meets fire》——钢遇上了火
《刘三姐》《third sister liu》——第三个姐姐
《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在爱的情绪中
《人鬼情》《woman-demon-human》——女人—恶魔—人类 《鹿鼎记》《Royal Tramp》——皇家流浪汉 《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上海之花 《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明天会更好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中文电影名英译时大多采用了意译,而且译后不但失去了中文名所具有的文采.而且内容也有一定差异.如将英文名直译成中文似乎与愿名大相径庭了。
那么电影名的翻译是否有章可循呢?可能下面这段话就是最好的回答吧。“可能时尽量逐词,必要时尽管自由。”只要观众满意、片商认可.必要的自由就给了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的译名(李群2002)。
关键词:电影名 翻译 异化 同化
电影是一门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电影也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中国的电影走出去,外国的电影在走进来。因此电影翻译也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电影作为一种有声形像艺术,有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它无法像书籍、报纸一样,读者可以迅速浏览即可获知大意,进而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电影只能靠其片名吸引观众。所以影片名好比电影的门楣。它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以将观众引入门内;影片名又像商品的商标,应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作用。因此片名的翻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间.英汉两个语种的电影译制工作对中西影视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片名的英汉互译问题。电影名的英汉译例,举不胜举。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电影中英名进行对比和赏析,从而找出其文化差异和中英文语言表达的差异。
1.中英文电影名的不同是中西价值观差异的反映
英文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为数不少,而中国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却很少,即使以人名命名也大多是为纪念英雄或伟人的。
如《林则徐》Lin Zexu.《周恩来》ZhouEnlai《毛泽东》Mao Zetong。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的爱恨情愁的表达,所以才会有催人泪下的Romeo andJuliet,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Jane Eyre,和集人间悲苦与一身的Hamlet。虽然故事和人物大多是虚构的而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也因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闻名于世。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因而也只有那些为人民大众谋福利,或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值得为人们所记住,而以他们为名的电影也多为纪念他们或教育后人而拍。
基于这种文化差异,以人物名字命名的电影大部分都按其内容进行了转义,这也就是翻译中的所谓归化策略。采用凡努蒂(Venuti)的定义.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method)即“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具体到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在外族语译人本族语时,放弃外族文学形象,寻找对应的或近似的本族语文学形象。如果遇到外族文化中有而本族文化中无的语言表达形式或文学形象。则站在本族文化的立场上和价值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归化的好处在于译人语的读者和听众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不会产生陌生感。如Rebecc《蝴蝶梦》(本为人名吕蓓卡),Annatasia《真假公主》(本为人名安娜塔西亚),Cleopatra《埃及艳后》(本为人名克丽奥佩特),Stella Dallas(母心演史泰拉,达拉斯)。
虽然大部分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英文电影采用归化策略翻译,但也有采用异化策略翻译的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上文提到Romeo and Juliet,Jane Eyre,Hamlet,如Macbeth麦克自,Elizabeth伊丽莎白,VanHelsing凡赫辛。那么什么是异化策略呢?所谓异化策略(foreignzing method)即“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具体到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保留原语中特有而译人语没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或文学形象.而不是用译人语中的语言表达形式或文学形象来替代。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中国读者和观众对原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不断丰富汉语的表达方式。加快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象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啥姆雷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就是既陌生又新颖吗?可正是这种异化翻译才使我们有幸了解了异域的爱恨情愁。归化翻译固然好,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归化。则会使译文失去原有的文化特色。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异化,则会影响中国读者或听众对译文的理解,反而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所以有些电影名采用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结合的手法翻译,如:美国动画片Tarzan被译为《人猿泰山》保留了主人公Tarzan的音译,又突出了其半人半猿的身份,可谓形神兼备。又如:Porrest Gump《阿甘正传》.既保留了原名中的“Gump”的音“甘”,又套用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名字,使人们一听这个名字即产生了强烈的观看欲望,真可谓是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结合的手法翻译的佳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Joe Dirt《乔德特历险记》,Stuart Little《小老鼠斯图尔特》。Shrek《怪物史莱克》。
2.英文电影名翻译成汉语后多以四个字表达为主。
四字习语是汉语的特色,特别具有感染力。在翻译外国片名中充分发挥汉语的这一优势。能增添一些原文字里行间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音韵美及感染力,在传达影片主旨信息的同时,充分满足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庞炜2003)。
Twins龙兄鼠弟
Bean憨豆先生
Speed生死时速
Paycheck记忆裂痕
Torque急速酷客
Radio真情电波
The Alamo围城13天
Envy终极贱靶
Deathwatch勾魂战役
Bandits终极土匪
The Pact徇情疑云
Snatch偷拐抢骗
Quicksand警魂海岸
Signs灵异象限
汉语成语具有结构稳定表意能力强的特点,电影译名正是吸取了四字成语的优点,从单个词,到短语到句子的英文电影名,在中文译名中都可用四字表达,四字的电影名读起来容易上口,具有音韵和气势美,也便于传播。
3.单字英文电影名的汉译
许多英文影片的原名为一单字,而中文电影和译名中却很少有以单字为名。从语言学上来说,中文单个字的表意功能似乎不如英文一个词的表意功能强,这也许为什么中文最小的语义单位叫“字”,而英语中叫“单词”,同时也说明中文注重表意功能,而英文注重符号功能。因此单字为名的英文电影,在翻译时多采取了补译加意译的办法,其中影片“Ghost"的译名为我们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好的范例。影片叙述了山姆和莫莉是一对恩爱情侣,在一次深夜返家的途中,山姆不幸被生前好友加害。苦于阴阳相隔、无法保护自己女友的山姆在女灵媒奥得美的帮助下,最 终战胜了邪恶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如果直译的话,译为“鬼”.是很难表现其影片的真正内涵。而且也不会吸引观众.而译为“人鬼情未了”,则将影片中那种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好莱坞巨片Titanic,西方人单从Titanic皆能领会和这艘豪华邮轮有关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而大多数的中国百姓却无从知晓。故译成中文片名时按中国人的习惯在船名后加上一字,定名为《泰坦尼克号》。迪斯尼动画片shrek若直译为.中国观众仅从文字判断可能会曲解影片内容,但译者仅在前面加上“怪物”,片名立刻变得生动有内容.并能勾起观众的兴趣;此怪物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成为电影的主角?是可怕的还是可爱的?再如Speed译为《生死时速》,和Mission的两种译法《碟中碟》部比直译效果好。
4.名词动译
英文电影名多以名词性短语为主,而译名多以动词短语,或主谓结构为主。
Bad Guy只爱陌生人
Good Boy!我爱一嘴毛
In Hell狱火重生
Wolves of Wall Street吞食纽约
Megalodon“鲨”机四伏
Special Forces陷入敌阵
Big Fish大鱼当道
Man On Fire火线救援
The Alamo围城13天
The Italian Job偷天换日
In the Cut正中下怀
Eves 2见鬼
由此可见英文中的名词的表意能力很强,而汉语中动词表意能力强。
综上所作的对比,英文电影名在翻译成汉语后,都与原名有所不同,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电影名采用了直译法,Mystic River神秘河流,The Pianist钢琴师.Whale Rider鲸骑士。
那么我们再看看一些中文电影的英文译名: 《霸王别姬》的英文Farewell myconcubine——再见了,我的小老 《回家过年》《seventeen years》——斗七年(故弄玄虚)
《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时间的灰烬
《水浒传》《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chineseodyssey 1:pandora’s box》——中国的奥德赛1:潘多拉宝盒(这个绝对是入乡随俗了,不过好象都挨不上边)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1.Chineseodyssey 2.Cinderella》——灰姑娘
《甲方乙方》《dream factory》——梦工厂
《烈火金刚》《steel meets fire》——钢遇上了火
《刘三姐》《third sister liu》——第三个姐姐
《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在爱的情绪中
《人鬼情》《woman-demon-human》——女人—恶魔—人类 《鹿鼎记》《Royal Tramp》——皇家流浪汉 《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上海之花 《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明天会更好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中文电影名英译时大多采用了意译,而且译后不但失去了中文名所具有的文采.而且内容也有一定差异.如将英文名直译成中文似乎与愿名大相径庭了。
那么电影名的翻译是否有章可循呢?可能下面这段话就是最好的回答吧。“可能时尽量逐词,必要时尽管自由。”只要观众满意、片商认可.必要的自由就给了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的译名(李群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