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例题激发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中考总复习时间少,知识容量大,要做好全面、扎实、创造性的复习,真正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必须精选例题,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
  一、推陈出新,引起兴趣。
  数学题目的特点就是题型变化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数学课本里的部分例题和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迁移性、再生性等特点,因此,复习时教师如果以这些题目为原型而加以延伸,这样,不仅能得到一系列“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好题目,而且会让学生做起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兴趣,探究下去。
  例 1、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 ,BC边上的
  高线AD长80mm,四边形PQMN是三角形的内接矩形,
  设PQ长为xmm,求矩形面积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并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并说明点P在何处。
  拓展1:划线部分若改成问是否存在这样的两个矩形,
  使这两个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此三角形的面积?若存在,
  请指出这两个矩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拓展2:当矩形PQMN与△ABC的面积之比为3∶8时,求矩形PQMN的周长.
  例 2、(2003年潍坊题23.)在Rt△ABC中,∠C=90°,AC=4,BC=3.
  (1)如图1,四边形DEFG为△ABC的内接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2)如图2,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两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3)如图3,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三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求正方形的边长.
  (4)如图4,三角形内有并排的n个相等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请写出正方形的边长.
  评析:此两题来源于浙教版九年级上数学课本P118第5题和作业本(1)第34页第14题,又来源于生活,需要学生具有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考查的是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涉及的数学基本知识涵盖了中学数学的多个方面,有三角形和四边形等方面的几何知识,有方程和函数知识.渗透了数形结合和建模的思想,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通过教材一道题目的多种变化,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创建学生自主建模的能力,增强学生解题技巧,训练了应考心理的稳定性。
  二、递进组题,保持兴趣。
  复习时围绕着某一专题从纵横两方面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联系密切的知识进行整理组合,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一步一步地将问题深化,充分利用递进关系,揭示解题规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的成绩的愿望,感觉“其实你不难”。一见题后,兴趣就生,每做完一题后,兴趣不减,继续考虑。
  例3、(1)求方程 的根。
  (2)在实数范围内将 分解因式。
  (3)求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4)画出函数 的图像,当自变量x取何值时,函数值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
  (5)当x取何值时,二次三项式 的值为正数,为负数,为零?
  评析:此题组是将初中阶段与二次问题有关的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乃至一元二次不等式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学生会把一个题目视为由几个基础题构成的,以后在做一些复杂的题目时,就会分解原题,化难为易,在解题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三、开放探索,提高兴趣。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做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开放探索型问题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中,初中数学中的开放探索型试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命题。常见的有①存在性探索题,这一类试题主要是在某种条件下,判断具有某种性质的数学对象是否存在,通常要学生首先假设满足题意的结论成立,如果经过推理,得出合理的结果,说明的确存在,如果得出矛盾,说明满足题意的结论不成立。②猜想型探索题,这类问题一般结论不明确,要求学生猜想,然后再进行计算或证明。通常要在解决后面的小题时,往往要利用前面小题的思想方法和结论。③动态探索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动态问题静态看,紧紧抓住不变量或不变的位置关系。④结论探索型,这类问题一般的结构是给定条件去寻求满足条件的结论。
  开放探索型题目,信息量大,需要学生对条件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认识,弄清问题中所涉及的概念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要求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有哪些数学模型与它可以联系上,要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等。这个过程迎合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欲望,给他们创设一种“探索”的感受意境,使其在解题中感到“一切尽在掌握中”,乐趣无穷,大大提高了做题的兴趣。
  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内容,紧扣目标,精选例题,以少胜多,以质为上。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产生做题初,趣以生;做题时,趣愈浓;做题终,趣不尽的学习情绪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中小学数学》(初中版供教师阅读)2011全刊。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业领域均在进行深化改革,以创新出更具科学性及技术性的科技技术,去确保自身企业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中,金属材料加工企业便抓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在教育领域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本文将雨课堂与传统课堂融合,在电路分析课程的《戴维南定理和
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的实质就是创造。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从认识上打破常规、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就能走向成功。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主阵地,而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导语,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