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是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并且满足社会人才要求的,同时,它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文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促成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初中作为小学与高中的过渡阶段,对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如何在新课改下有效实施英语教学,成为英语教育者迫切关注的话题。
  1. 新课改下初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学理念落后
   初中英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行者,必须对新课程的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一个深刻的把握,才能将新课改有效落实到实际英语教学中。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改认识不足的问题。不少教师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即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单纯的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学生围绕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未能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与教师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是相违背的。
  1.2教学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未能充分运用一切有利资源并寻求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教学形式单一,仅仅在教室课堂上,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并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授课。这种枯燥乏味的授课形式严重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改革进程。
  1.3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英语新课改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这无疑给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比较局限,不能够运用英语来组织课堂,听说读写方面的把握也还不到位;教学技能仍有待提高。另外,教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未能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渗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2. 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2.1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透彻理解是新课改有效落实于教学中的必要前提。因此,各学校应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力度,对其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并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查体系,以保证新课改的有效执行。另外,更新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使其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便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是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拓展,以使教材发挥大最大的教学功效;其次,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变换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英语问候语的学习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一段美国文化和情境对话的短片,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知识面的扩充。
  2.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应当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使之具备教学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把英语教育看成是教学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意识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其他学科中,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整合。另外,努力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而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勇于发言及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 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提升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与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作者单位:宜春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时光飞逝,距上次见到陈容大姐,已是一年多。那时,她带我们穿越慧苑走访她家茶山的经历仿佛就在眼前,不长的路途却显得异常崎岖蜿蜒,不得不让人感慨:一泡好茶的难得。三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冷空气,直接把武夷山的气温降低一半,也把我们几个没有准备充分的到访者冻得瑟瑟发抖。  “快到屋里来,别冻着了。”陈容的爽朗笑声和热情招呼让我们顿时温暖不少,我们赶紧钻进屋内,几杯温热而醇厚的慧苑老枞水仙入口,顿时让人精神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