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情境中学用语法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5-0070-02
   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语法课?笔者认为,首先得定位准确,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即通过语法学习,学生知道英语是有规律的,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其次,须弄清什么样的语法课才是学生需要的。学习语法的目的在于运用语法,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语法运用的机会,从而使语法规则在学生不断的运用中得以内化,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将语法学习和使用置于情境之中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下文,笔者以译林新版五下Unit 6 In the kitchen中Grammar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用语法。
   一、师生交流,自然融入情境
   语法教学由师生的交流开始,教师引导学生猜测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由此引出教师喜欢cooking,继而教师出示自己做的美食的图片,并询问学生:Am I a good cook?由此自然过渡到文本情境: Liu Tao’s parents are good cooks too. They are good at cooking.
   二、巧用思维导图,回顾故事情境
   进入课文情境后,教师先问They are in the kitchen. What are they doing?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见图1)的提示进行复述,以这种方式复习,简捷有效。然后教师继续提问:Is there any apple juice in the fridge? What’s in the fridge?学生逐一回答,同时逐步掌握本课语法点:可数和不可数名词的定义及There be句型。
   在此过程中,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法规则,如:学生圈出不可数名词后,教师提问Why don’t we plus“s” after these words?从而帮助学生区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同时,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观察,自主习得语法知识,如:(1)以字母o结尾的名词单数变复数的两种规律。(2)可以用some, many, a lot of来修饰可数名词,可用some,much, a lot of来修饰不可数名词。(3)There be句型须遵循就近原则,be动词随最近的名词变化。如此,语法知识的学习便融入了情境之中。
   三、指导学生猜测,合理补白情境
   为了学习、运用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法点——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及答句,教师创设了新的情境:课文谈论了晚饭前和晚饭时Liu Tao一家正在做的事,那么晚饭后呢?对晚饭后的故事进行补白,合理又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晚饭后,他们为什么还在厨房?猜猜他们正在做什么呢?”由此学生便学习和运用了“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的第一个功能:猜测他人正在做什么。此处,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例句,从而让其自主总结句型结构。值得指出的是,学生须关注一般疑问句朗读时的语调——升调。
   在学生充分运用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进行猜测后,教师揭示答案:Liu Tao is learning how to cook. His parents are teaching him. 晚饭后 Liu Tao还在厨房做菜这是学生没有想到的,所以教师适时追问Why does Liu Tao learn to cook?学生给出了各种理由,而教师则呈现参加cooking competition,争做cooking master这一情境。在以上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意识到相关语法知识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他们进一步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进而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整合课文板块,深入运用语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整合了Checkout time板块,铺垫背景和谁比、在哪比。为了配合cooking competition这个情境,教师对教材中的图片进行了处理,把图中每个人做的菜隐去(见图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各小组只知道图中某一人物做的菜是什么,而不知道其他组人物做的菜是什么,所以任务是猜测其他组人物正在做什么菜。由于各小组之间存在信息差,所以学生就有了交流的欲望,他们积极地用本课语法知识进行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逐步呈现教材人物正在做菜的图片并呈现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谁是他们心目中的cooking master,并说明原因。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情境也因此变得更丰满。
   到此,教师继续延伸情境:比赛在Mike家进行,而Mike的母亲非常关心这次比赛,所以她和Helen进行微信聊天以了解比赛的情况。由此,语法学习便从口头练习转为笔头练习,并呈现了“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的第二个功能: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Mike母亲和Helen的对话如下:
   Mike’s mother:Hi, dear.What are you doing?
   Helen:Hi, Mum. I am seeing Mike and his friends cooking.
   Mike’s mother:Really?What is Mike cooking?
   總之,把语法知识融入情境之中,会更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并逐步提升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想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课程内涵,优化课程资源。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道德思辨、积极体验、精神成长等作为德育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聚力课程实施过程,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课程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
【摘 要】推进校园足球,不仅仅是有一支運动队,不仅仅是开展一些形式上的活动,不仅仅是做些宣传报道,更重要的是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国家的有用人才,为强国梦而不懈奋斗。江苏省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自2016年以来,积极实施足球兴校战略,以足球为突破口,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科学设计校园学生活动,加大科研力度,让校园足球在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为人的发展奠基,形成了有效策略,取得了一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思维品质;仿写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能反映一个人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水平和特点。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而思维又可以通过语言学习得以提升。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更要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  仿写是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写作的起步阶段,仿写能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小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
【摘 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江苏省泰州市海军小学找准特色课程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契合点,从“习性培养”“课程建设”“讲堂创新”三个维度架构党史学习教育,努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习课堂”。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根植爱党爱国情感,树立强国强军梦想。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海军蓝”;“党史红”;“习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1;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校长档案】  刘慧,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第二届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模范校长,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2018年获“教海探航”特别荣誉奖。2015年以来,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校长妈妈开讲了》专栏,多篇开讲被《人民教育》《江蘇教育》《新校长传媒》《评价万花筒》等微信公众号转发,出版个人教育专著《寻找失落的游戏精神》。“校长妈妈”是她心中最美也最
【策划人语】  江苏教育的“诗和远方”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为了最美的教育。  什么是最美的教育?或曰:最美的教育,一定是先进的——无论是办学的硬件(設施、设备等)还是软件(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等),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列;或曰:最美的教育,一定是公平的——每个人不仅“有学上”,而且都能“上好学”;或曰:一定是适合的——每个人不仅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上学,而且都能得到最
·策划人语·   学校教育是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为全面改进和加强基础教育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促进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作出方向性指引。   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学校如同生物有机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学校
【关键词】算理;算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1-0069-03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在计算过程中不写竖式,也不需要借助计算工具,中间运算的结果保留在记忆中,通过思维活动说出计算结果的算法,它是数的运算形式之一。笔者调查发现,当下口算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只满足于口算正确,不愿意花时间去
【关键词】物型课程;蕊春文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6-0038-02  “蕊春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在我看来,“蕊春园”不只有一座,或者说,它不只是一个“园子”实体的存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通州实小”)那座“美轮美奂”的园子固然是一座本体的园子,而这所学校不也是一座“教育的‘蕊春园’”?更进一
语文课外阅读为众多家长、老师和专家学者所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要求学生9年的阅读总量要在400万字以上。但如何有效开展和推广语文课外阅读,切实有效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是一大难题。一般的儿童阅读往往是单向的、单科的、单调的;而在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更呈现出碎片化、视觉化、浅表化的特点。针对这样的问题,江苏省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井小”)提出了“儿童全息阅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