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班主任、各科任老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逐渐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入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能力培养的参与者以及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者。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不仅仅是如何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能力、培养道德情操,更重要的是要将学校的精神风貌、政策、法规通过日常工作落实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身上,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班级管理的优劣,不仅直接决定着道德情操的高度,而且决定着学校校风及生存。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带好每一位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学生,使学校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个人认为,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一、尊重学生人格,才能维护师道尊严
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都是备受呵护的对象,很多孩子得到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家人的爱护。为此,这些孩子在学校表现为,什么事都得以“我”为中心,他们希望在班集体里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体现自我价值。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表现出孤独、情绪低落,以致影响自己学习甚至是健康的心理。
同样,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就要以“生”为本,最好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说话交流,这样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维护师道尊严,是通过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们以你为学习榜样、为做人做事的楷模,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当然,也有人说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因为“严师出高徒”,我认为,严中要饱含爱心,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作为长辈更应该宽宏大量,宽厚仁慈,应有长者风范。同样,尊重是相互的,你给予学生尊重,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也会尊重你的。可以断言,不尊重学生就不能容忍学生的过失,就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就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二、眼里要容得“沙子”,学会宽容、理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我们雕塑的对象。所以,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常犯的某些错误或者偶然出现某些过失,都是正常的,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学生是渴望得到这种理解的,他们需要老师有极大的耐心去包容他们的缺点,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需要教师像家长那样给他们宽容的爱。
在连续教完很多届特长班的学生后,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很容易把学生想得太好,于是,造成一种心理偏差,对于我重复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依然犯错误。我有时也很沮丧,但并没有对学生失去信心,要相信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犯错误的同时,就是他们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容忍学生的过失决不是放松管教,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即让学生明白,在他们这个年龄犯这样的过失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是必须改正的,从而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其实,理解也是双向的,走出校门后依然记得在年节时给你发短信的也许并不是你最欣赏的那个,上了班有了工作依然到学校看望你的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而这,也许就源于伊始的宽容。
我认为,班主任不应该是学生害怕的对象,而应该是学生最敬重的老师和最知心的朋友。我将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校)
一、尊重学生人格,才能维护师道尊严
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都是备受呵护的对象,很多孩子得到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家人的爱护。为此,这些孩子在学校表现为,什么事都得以“我”为中心,他们希望在班集体里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体现自我价值。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表现出孤独、情绪低落,以致影响自己学习甚至是健康的心理。
同样,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就要以“生”为本,最好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说话交流,这样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维护师道尊严,是通过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们以你为学习榜样、为做人做事的楷模,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当然,也有人说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因为“严师出高徒”,我认为,严中要饱含爱心,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作为长辈更应该宽宏大量,宽厚仁慈,应有长者风范。同样,尊重是相互的,你给予学生尊重,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也会尊重你的。可以断言,不尊重学生就不能容忍学生的过失,就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就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二、眼里要容得“沙子”,学会宽容、理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我们雕塑的对象。所以,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常犯的某些错误或者偶然出现某些过失,都是正常的,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学生是渴望得到这种理解的,他们需要老师有极大的耐心去包容他们的缺点,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需要教师像家长那样给他们宽容的爱。
在连续教完很多届特长班的学生后,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很容易把学生想得太好,于是,造成一种心理偏差,对于我重复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依然犯错误。我有时也很沮丧,但并没有对学生失去信心,要相信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犯错误的同时,就是他们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容忍学生的过失决不是放松管教,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即让学生明白,在他们这个年龄犯这样的过失是可以理解的,但又是必须改正的,从而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其实,理解也是双向的,走出校门后依然记得在年节时给你发短信的也许并不是你最欣赏的那个,上了班有了工作依然到学校看望你的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而这,也许就源于伊始的宽容。
我认为,班主任不应该是学生害怕的对象,而应该是学生最敬重的老师和最知心的朋友。我将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