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舍饲羊养殖效益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改建母羊舍和羔羊舍,控制好羔羊舍的温度
  在贵州山区,冬春季天气阴冷、潮湿,多凝冻天气,外界气温特别低。为了防寒保暖,母羊舍和羔羊舍顶部最好先盖1层40厘米厚的草帘,再用石棉瓦进行覆盖;羔羊舍最好采用地圈,并垫上柔软的干稻草、铡碎的其他秸秆等,或在舍内设置草楼,以达到隔热、攻防凝冻的目的。
  新生羔羊体质很弱,对外界环境温度要求较高,1日龄舍内温度应不低于32℃,2~5日龄为30℃,6~10日龄为28℃,11~15日龄为25~27℃,并逐渐过渡至常温,但冬季舍内温度应不低于8℃。新生羔羊身上的黏液让母羊为其舔净,这样便于母子亲和,更利于羔羊胎粪的排出。冬季产羔时,母羊舔舐后还应迅速用干毛巾(干棉布)擦干羔羊的被毛,并保证舍内温度稳定,必要时进行人工增温,以防羔羊感冒。
  2. 搞好消毒工作,预防山羊传染性脓疱疮
  山羊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危害新生羔羊的传染性疾病,一旦在羊群中发生,治疗起来很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最好做好预防。具体做法是:①做好产房的清洁、消毒工作,可用20%新鲜石灰乳刷拭墙壁、料槽、地面等;②母羊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与外阴,并擦干羔羊毛后用棉签蘸0.1%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其口腔内外;③尽早让羔羊吃上初乳,因为母羊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很好地提高羔羊的免疫力。
  3. 做好母羊、羔羊的护理,并适时对羔羊进行断奶
  母羊产羔后,休息5个小时左右后供给温麸皮水(0.5千克麸皮加温水2.5千克),不能喂料过多。产羔5天以后,再增加母羊精料饲喂量,精料可用肉牛(羊)全价颗粒料,以提高母羊乳汁的质量。
  羔羊1周龄时,即训练其采食颗粒料,方法是将颗粒料撒在干净的石板、水泥地面上或特制的羔羊食槽内,任其自由采食,但应少量添加,以免浪费。羔羊40日龄时可进行断奶,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让母羊尽早恢复体质,并提早配种,以充分发挥高产母羊的作用;二是提前对羔羊进行补料,可有效地促进羔羊发育,增加瘤胃容积,改善胃肠道功能,这对后期生长极为有利。
  4. 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
  新产母羊体质较虚弱,应减少运动量,每天的放牧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羊群应以圈养或半圈养为主,每天下午4时以后出牧,放牧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 搞好圈舍消毒和疫病预防工作
  ①定期对羊舍(母羊舍、羔羊舍)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在羊群出牧后,对羊舍内外、地面、墙壁、饲槽、粪污处理池等进行清扫、冲洗,定期用3%氢氧化钠液消毒,或用20%新鲜石灰乳刷拭地面、墙壁、饲槽等。每周或每半个月消毒1次,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②在母羊怀孕4个月左右时,用羊三联四防疫苗对母羊进行预防注射,可有效地预防羔羊痢疾,并可预防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羔羊5月龄时,采用牛(羊)O型或亚洲I型口蹄疫苗肌内注射;7月龄时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隔7天再接种山羊痘疫苗。③寄生虫病防治。经实践得知,羔羊在7~10日龄应进行体内绦虫、线虫的驱杀,方法是用盐酸左旋咪唑片50毫克喂服,隔7天再喂服1次;对羔羊的体外寄生虫,可采用伊维菌素针防治,1月龄左右皮下注射,0.5毫升/只。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563112)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探讨现代工笔粉彩花鸟画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并提出了虚实得宜,追求意境;创新色彩,化静为动;深入生活,融入情感;提升品位,丰富内涵等四点建议
1月16日,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部署2
基层医院经常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既往认为库存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不宜用于救治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因此,作者对库存血按时间分组进行了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现报道如下.
本文分析讨论了现阶段我国环境友好城市的基本内涵,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作为描述和评价环境友好城市的工具。该指标体系包括了社会进步、环境优良以及决策管理系统、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