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学生快乐成长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那么,在小学阶段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沟通思想,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总是有一些学生开小差,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这时,批评的效果并不好,老师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或组织一些全体学生都能参加的教学活动,让那些开小差的学生读书、回答问题。如果他们回答不出来,可以请别人帮忙,让他们跟着重复一遍别人的答案。这时可以表扬他们注意力集中,别人只说了一遍他们就记住了,也算回答了问题。下课再找他们谈心,首先告诉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然后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不是学习不好,而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要鼓励他们克制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只要发现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肯定,让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还是喜欢他们的,体会到被重视的快乐。这样就会在无形中融洽师生关系,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二、打消顾虑,让学生有话敢说
  
  在课堂上经常见到个别学生想回答问题但又不敢大胆举手,往往把手低低地举起又很快地放下来,再举再放,一连几次,犹犹豫豫,最后会被其他同学抢走发言的机会。还有一些学生触及到老师期待的目光后,立即低下头去以逃避回答问题。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其次是学生的答案即使错了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这样可以让学生处在充满鼓励和肯定的环境中,以激发他们下次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欲望。从教学实践中我看到:创新精神似一粒粒种子,埋藏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些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们腐烂在泥土中。
  
  三、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
  
  要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想象、创造的空间,教师就不能在课堂上把问题提得太多、太碎,要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回答。若回答不出来,教师要少讲、精讲,适当地点拨一下,把动口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开口说的机会,让学生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参与学习,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急于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就是遏制学生的思维向前发展,使创新思维到此“画上句号”。因此,当学生对问题束手无策时,教师要像导航员那样指明航向,让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己动手找、动脑想,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费时而低效,其实,这与我们一直以来信守的教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思一下,就可发现有些用来指导学生写作的观点和思想,既缺少可操作性,也难以收到成效,甚至还有束缚思想、产生误导的可能。如不廓清迷雾,消除困惑,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将难以改变。    同样是春雨和园中诸物,也是大家所见到的,既然都已观察到了,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却大相径庭呢——  重要的是观察,还是体验?    写作,是一个与个
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从形式上看无非是外控型和自主型。所谓的外控型也就是依靠外在行政指令驱动和群体意识推动实现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而自主型则是源于个体内在的生命意识和革新意识,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不断努力、自我超越,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一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  首先来说外控型模式。它的优势是有专门的组织纪律约束,有固定的引领,即使发展受到阻力或是个体惰于发展,也会有外因的推动和促进,迫
针对大量拱桥更换吊杆的工程实际,综合论述了拱桥吊杆的各类病害及病因,讨论了各种更换拱桥吊杆的施工方法及关键控制技术。
通过比较几种实现实时数据WEB发布的技术,指出其优势和缺点,提出一种以组态方式实现实时数据网上发布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是依靠科学的施工工艺、良好的施工组织,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建筑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如何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控制工伤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是我国建筑业管理者、建设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强
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俯拾皆是的教学资源,合理架构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桥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广阔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在我们教学粤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会学习》时,无论是教材中正确学习观念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强化,从而形成学生富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