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各岗位票务作业流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为理论知识点多、单调枯燥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票务管理;教学
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峻,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一旦开通就必须保持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性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岗位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导致很多课堂还是以教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课堂缺乏生动、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为了打破专业课的传统讲述授课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探讨了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角色扮演法的认知
角色扮演法(RPT)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之中。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中是指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一定的工作角色,从而掌握一定的工作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会票务工作的处理流程,亲自参与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
二、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岗位有:票务员、安检员、值班员、客运员等,岗位要求操作性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宜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以正常情况下票务作业为例,研究角色扮演法的实施过程。
(一)内容安排
在角色扮演教学实施前,授课教师需先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任务的分配;一般选择内容枯燥、实操性较强的作业流程作为角色扮演的实施内容。枯燥的原则、作业流程等内容如果只是通过教师讲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充当的是“独演者”。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良好。在案例中,选择各岗位票务作业流程作为角色扮演的任务,扮演的岗位分别有值班站长、助理行车值班员、AFC综合作业员、售/补票员、监/补票员等五个岗位;角色扮演的情境有四个:车站运营开始前、车站运营过程中、车站交接班时、车站运营结束后。教师按不同情境、不同岗位分别选择不同的学生充当扮演者,在本次实践教学中,需要选定二十名同学参与表演。开始前教师对扮演的任务及岗位要求进行讲解,强调其中的关键事项,根据情境需要布置教室场地后,角色扮演者开始熟悉并理解相关内容,准备表演。
(二)角色扮演
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角色扮演的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演,团结协作;未参与表演的学生做好评价记录工作,认真观摩,及时发现参与表演的同学在表演中的操作失误以及不足之处,并在表演结束后积极发言,争取全员参与。表演时,首先是情境一车站运营开始前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作业流程操作,参与角色扮演的同学以车站不同岗位员工的身份进行表演;然后按之前的安排,依次进行情境二、情境三、情境四各岗位工作的作业流程操作;教师则主要进行教学组织,维护秩序与课堂纪律;并在学生表演的同时,督促台下学生认真观察表演者的操作,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见解,做好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各角色扮演的同学不但要掌握本岗位工作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熟悉与本岗位工作相关联的作业要领。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解决问题,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与理解,甚至有了新的思考,掌握了相应的方法技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在小团队中学会了团结协作,沟通互助,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而未参与表演的同学,通过认真观察思考,也能熟悉不同情境各岗位的工作操作流程,并能找出表演者存在的失误及不足,给出中肯的建议。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之间的评价,一部分是教师的综合评价。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各岗位工作流程操作的准确性、操作的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每组同学表演完之后,学生之间要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要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给出合适的建议。同时将总的评价结果转化为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激励学生更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好地参与到课堂。
三、结语
角色扮演教学法,如果教师安排组织得当,与学生沟通良好,将一改专业课传统教学的枯燥与单调,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在角色任务分配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不可过多过频地分配任务,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评价学生时也应该恰当合理,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一珊.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1(7).
[2]赖丽霞.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7).
[3]唐杨波,郑乐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11).
(作者单位: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航空服务与城轨管理系)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票务管理;教学
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峻,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一旦开通就必须保持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性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岗位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导致很多课堂还是以教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课堂缺乏生动、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为了打破专业课的传统讲述授课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探讨了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角色扮演法的认知
角色扮演法(RPT)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之中。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中是指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一定的工作角色,从而掌握一定的工作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切身体会票务工作的处理流程,亲自参与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
二、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岗位有:票务员、安检员、值班员、客运员等,岗位要求操作性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宜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以正常情况下票务作业为例,研究角色扮演法的实施过程。
(一)内容安排
在角色扮演教学实施前,授课教师需先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任务的分配;一般选择内容枯燥、实操性较强的作业流程作为角色扮演的实施内容。枯燥的原则、作业流程等内容如果只是通过教师讲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充当的是“独演者”。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良好。在案例中,选择各岗位票务作业流程作为角色扮演的任务,扮演的岗位分别有值班站长、助理行车值班员、AFC综合作业员、售/补票员、监/补票员等五个岗位;角色扮演的情境有四个:车站运营开始前、车站运营过程中、车站交接班时、车站运营结束后。教师按不同情境、不同岗位分别选择不同的学生充当扮演者,在本次实践教学中,需要选定二十名同学参与表演。开始前教师对扮演的任务及岗位要求进行讲解,强调其中的关键事项,根据情境需要布置教室场地后,角色扮演者开始熟悉并理解相关内容,准备表演。
(二)角色扮演
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角色扮演的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演,团结协作;未参与表演的学生做好评价记录工作,认真观摩,及时发现参与表演的同学在表演中的操作失误以及不足之处,并在表演结束后积极发言,争取全员参与。表演时,首先是情境一车站运营开始前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作业流程操作,参与角色扮演的同学以车站不同岗位员工的身份进行表演;然后按之前的安排,依次进行情境二、情境三、情境四各岗位工作的作业流程操作;教师则主要进行教学组织,维护秩序与课堂纪律;并在学生表演的同时,督促台下学生认真观察表演者的操作,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见解,做好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各角色扮演的同学不但要掌握本岗位工作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熟悉与本岗位工作相关联的作业要领。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解决问题,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与理解,甚至有了新的思考,掌握了相应的方法技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在小团队中学会了团结协作,沟通互助,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而未参与表演的同学,通过认真观察思考,也能熟悉不同情境各岗位的工作操作流程,并能找出表演者存在的失误及不足,给出中肯的建议。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之间的评价,一部分是教师的综合评价。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各岗位工作流程操作的准确性、操作的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每组同学表演完之后,学生之间要进行评价和建议,教师要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给出合适的建议。同时将总的评价结果转化为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激励学生更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好地参与到课堂。
三、结语
角色扮演教学法,如果教师安排组织得当,与学生沟通良好,将一改专业课传统教学的枯燥与单调,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在角色任务分配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不可过多过频地分配任务,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评价学生时也应该恰当合理,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一珊.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1(7).
[2]赖丽霞.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7).
[3]唐杨波,郑乐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11).
(作者单位: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航空服务与城轨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