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中国形态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b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的文化研究对大众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负面评价到正面评价的过程。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大众文化显示了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即非完全的商品性、受限制的大众性、初步的文化民主性、有限的政治性。它们构成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的起点。
其他文献
90年代诗歌在文学的整体架构中处于相对尴尬的境遇,私语化书写和诗歌主体的拒斥相辅相成,构成了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生存状态,导致了诗美的泛化和接受的拒斥,对于诗歌发展本身
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情,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批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必须重视培养青年大学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新桂系在1931年重掌桂政后,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致力于广西的经济建设。为了扭转广西对外贸易严重逆差的不利局面,新桂系制定了贸易统制政策,设立进出口贸易处,对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