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动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各个生产单位所追求的目标,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力资源和投入成本的方法。在电气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先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综合的分析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前社会电气系统发展的关键,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措施和技术分析手段进行应用的过程。本文就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技术涵盖的范围较广,与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密切相连,特别是与火电工程、钢铁行业、建筑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形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质。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涉及范围广
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到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在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会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难度,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困难。
1.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依赖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有着特殊的依赖,没有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就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因此,发展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基础,这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火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电机、锅炉和机械实现一体化运行,这有利于火电工程的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工程隐患和故障的排查与检验,使火电工程的隐患在早期得到有效处理,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火电工程因事故带来损失。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管理、操作与控制三大系统进行统一,使火电工程各项管理、操作与控制工作做到无障碍、自动化,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操作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电气工程精确地自动化控制。
2.2钢铁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全面应用是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的重要标志,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钢铁行业可以加大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测,实现对钢铁生产环境的安全保障,这是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电气自動化技术对于钢铁产品的质量更有控制的功能,通过对钢铁生产工艺、过程、细节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加速钢铁行业的深化发展。
2.3建筑领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气系统给予实时、数字化监控,能够有效将控制中心的指令顺利传达到系统,并将系统反馈信息成功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电气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设备和设施的联动性,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配合下可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大大地提高这些系统的联动效果,同时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与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建筑电气系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以及工作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电气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利于系统对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反应。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数据的完备和计算结果的精确,以便为建筑工程的后期工作和决策工作提供全面而精确的信息支持,便于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2.4煤炭工业机械设备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采煤机在中厚煤层起步,逐步发展为大功率、高强力、大开采、薄煤层的滚筒采煤机。由有液压牵引、无液压牵引的方式,发展成为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方式。液压支架高度是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再到厚煤层,支架型式则是由掩护式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型式,比如低位两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低位四柱支撑式顶煤、高位两柱式的放顶煤等等。在煤炭生产发达国家诸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其采用的普遍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此系统是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技术设备,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立足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效益,主要是在年产大于400万吨的开采工作面中应用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并且应用在年产大于600 万吨的开采工作面。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后,煤炭工业的作业过程将会更加的人性化。我国国产采煤机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装备远程监控系统、综采工作面专家诊断系统以及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这些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综采装备液压支架、采煤机,进而可以使采煤机切实的根据煤层相应的变化情况,实现采煤速度的自动调节,并且有效的完善综采支架液压系统,正确的检测受力点的压力及状态,实现支架推移输送机自动调节位移等。目前,在正在进行的项目选型和调研工作中,解决的主要是采煤机的故障诊断、故障预报、自动控制运行系统、显示及传输系统和工况在线检测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
三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1操作人员专业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十分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而其操作方式往往十分简单,所以许多公司是等到整个系统安装完之后,对直接操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方法培训,而很少涉及内部的构造原理,这样操作人员了解的只是皮毛,只会机械的观察、操作。以后的操作人员也应加强设计原理的培训,最好是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就让操作者进行学习、观察,了解内部构造可以帮助操作者更加深入理解整个设备,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再出现简单的故障时可单独进行检测、维修。
3.2由低频向高频发展
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运行速率日益提升,“频率”是运行速率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对高速电路的需要,低频向高频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例如电流变换器,早起时是使用晶闸管来进行相控整流,速度过慢,已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采用了PWM技术,功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可减小对电网的高次谐波影响。但PWM变换器中的低次谐波会对转自产生干扰转矩,使电机在运行时产生震动和噪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提高开关频率,降低振动和噪声。但开关损耗比较大,开关频率也不可能进行大幅度提高,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可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零电压、电流状态下,最大程度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
3.3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工作与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计算机发生关联,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已经得到应用,但依赖程度不是很深,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监控。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将会占到更大比重,并且计算机的作用也将不会仅仅局限于监控和简单的操作,一些现场的控制设备都可以集成到计算机中来,例如现在的很多虚拟仿真软件就可以代替一些现场的控制器,节约成本、操作方便、不易出错。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的联系日益加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4技术更新更加频繁
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很多先进技术都是依赖国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时期,国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大力培养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极大的依赖与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者们会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成果,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加设计的技术含量,研究出更多更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装备,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业与生活需求。
3.5通用性提高
现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多只是应用于某一方面,例如工业上,一般只应用于生产部门,并且是独立操作,外界无法干预。将来企业在规划网络时,要考虑将办公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进行连接,这样管理部门可更方便的进行生产管理,生产部门的数据也可方便的传输给办公部门进行分析保存。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技术,更是一项充满生机、有着良好开发潜力的综合性控制学科和技术控制手段,其在控制的过程中是采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管理手段进行相结合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2]刘永强.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3]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3(1).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技术涵盖的范围较广,与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密切相连,特别是与火电工程、钢铁行业、建筑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形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质。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涉及范围广
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到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在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会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难度,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困难。
1.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依赖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有着特殊的依赖,没有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就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因此,发展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基础,这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火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电机、锅炉和机械实现一体化运行,这有利于火电工程的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工程隐患和故障的排查与检验,使火电工程的隐患在早期得到有效处理,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火电工程因事故带来损失。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管理、操作与控制三大系统进行统一,使火电工程各项管理、操作与控制工作做到无障碍、自动化,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操作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电气工程精确地自动化控制。
2.2钢铁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全面应用是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的重要标志,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钢铁行业可以加大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测,实现对钢铁生产环境的安全保障,这是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电气自動化技术对于钢铁产品的质量更有控制的功能,通过对钢铁生产工艺、过程、细节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加速钢铁行业的深化发展。
2.3建筑领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气系统给予实时、数字化监控,能够有效将控制中心的指令顺利传达到系统,并将系统反馈信息成功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电气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设备和设施的联动性,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配合下可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大大地提高这些系统的联动效果,同时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与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建筑电气系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以及工作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电气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利于系统对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反应。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数据的完备和计算结果的精确,以便为建筑工程的后期工作和决策工作提供全面而精确的信息支持,便于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2.4煤炭工业机械设备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采煤机在中厚煤层起步,逐步发展为大功率、高强力、大开采、薄煤层的滚筒采煤机。由有液压牵引、无液压牵引的方式,发展成为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方式。液压支架高度是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再到厚煤层,支架型式则是由掩护式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型式,比如低位两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低位四柱支撑式顶煤、高位两柱式的放顶煤等等。在煤炭生产发达国家诸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其采用的普遍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此系统是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技术设备,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立足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效益,主要是在年产大于400万吨的开采工作面中应用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并且应用在年产大于600 万吨的开采工作面。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后,煤炭工业的作业过程将会更加的人性化。我国国产采煤机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装备远程监控系统、综采工作面专家诊断系统以及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这些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综采装备液压支架、采煤机,进而可以使采煤机切实的根据煤层相应的变化情况,实现采煤速度的自动调节,并且有效的完善综采支架液压系统,正确的检测受力点的压力及状态,实现支架推移输送机自动调节位移等。目前,在正在进行的项目选型和调研工作中,解决的主要是采煤机的故障诊断、故障预报、自动控制运行系统、显示及传输系统和工况在线检测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
三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1操作人员专业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十分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而其操作方式往往十分简单,所以许多公司是等到整个系统安装完之后,对直接操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方法培训,而很少涉及内部的构造原理,这样操作人员了解的只是皮毛,只会机械的观察、操作。以后的操作人员也应加强设计原理的培训,最好是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就让操作者进行学习、观察,了解内部构造可以帮助操作者更加深入理解整个设备,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再出现简单的故障时可单独进行检测、维修。
3.2由低频向高频发展
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运行速率日益提升,“频率”是运行速率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对高速电路的需要,低频向高频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例如电流变换器,早起时是使用晶闸管来进行相控整流,速度过慢,已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采用了PWM技术,功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可减小对电网的高次谐波影响。但PWM变换器中的低次谐波会对转自产生干扰转矩,使电机在运行时产生震动和噪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提高开关频率,降低振动和噪声。但开关损耗比较大,开关频率也不可能进行大幅度提高,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可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零电压、电流状态下,最大程度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
3.3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工作与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计算机发生关联,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已经得到应用,但依赖程度不是很深,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监控。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将会占到更大比重,并且计算机的作用也将不会仅仅局限于监控和简单的操作,一些现场的控制设备都可以集成到计算机中来,例如现在的很多虚拟仿真软件就可以代替一些现场的控制器,节约成本、操作方便、不易出错。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的联系日益加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4技术更新更加频繁
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很多先进技术都是依赖国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时期,国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大力培养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极大的依赖与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者们会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成果,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加设计的技术含量,研究出更多更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装备,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业与生活需求。
3.5通用性提高
现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多只是应用于某一方面,例如工业上,一般只应用于生产部门,并且是独立操作,外界无法干预。将来企业在规划网络时,要考虑将办公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进行连接,这样管理部门可更方便的进行生产管理,生产部门的数据也可方便的传输给办公部门进行分析保存。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技术,更是一项充满生机、有着良好开发潜力的综合性控制学科和技术控制手段,其在控制的过程中是采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管理手段进行相结合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2]刘永强.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3]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