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表达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不同.方法 将85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44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比较组间差异,检测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102.15±32.48) 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为(148.62±80.99) μg/L,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206.28±92.99) 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有关,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监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能对于预防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乳酸清除率作为衡量全身组织乏氧时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指导诊断治疗和提示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治疗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我院急诊科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应用EGDT,计算早期(6 h)血乳酸清除率,按乳酸清除率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并且能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J].CIK细胞是以CD3+ CD8+、CD3+ CD56+为主的一群异质性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杀伤活性和广谱抗肿瘤活性.CIK细胞主要通过3条途径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也变得密切起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少不了金融业的支撑,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两者共同发展,房地产金融就顺势而生了,房地产业为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大大的帮助,还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因此,本文从房地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金融建议,促使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逐渐完善。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对策分析  一、房地产金融的概述  (
目的 评价合并3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同时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支病变25例,非3支病变15例.对比分析3支病变患者与非3支病变患者的B型脑利钠肽、心功能、心脏不良事件等.结果 3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的B型脑利钠肽浓度[(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与非心脏病ICU患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ICU病房的60例危重症患者,分别在入院时、24 h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测定血清BNP浓度,分析两者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存活42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30%,其中死亡组APA
目的 通过修复再利用热回缩记忆膜技术,使其能够再利用的方法,从而降低放疗耗材的使用、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并分析因此产生误差的来源及大小.方法 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卸下,用剪刀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剪下,宽度约1 cm.再将重叠在一起的胸膜部分剪掉,然后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和原来胸膜末端的部分放在约80℃水温中,待其软化后将二个断端重合用力挤压,使其融合在一起,再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安上拧紧.
目的 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 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RRM1表达,并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疗效根据WHO标准确定,CT增强扫描显示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为有效或稳
目的 探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对26例跨矢状窦的脑膜瘤先行显微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残余部分再行伽玛刀治疗.结果 经5年随访,肿瘤消失8例,缩小11例,无变化5例,肿瘤复发2例.伽玛刀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利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的脑膜瘤,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 评价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对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接受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48例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部分血运重建后6个月较术前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术前为(39.82±8.23)%、术后6个月为(48.10±7.19)%(t =4.
摘要: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在所难免,但这一调整必然要基于法律的约束,需要在经济法的支持下保障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与合理转变,并需在经济发展变革的背景下逐步完善与优化经济法,不能为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机,以免危害到经济发展。基于此,文章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其与经济法互动的内在关联分析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经济法完善方向、经济法实施路径两个方面展开了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互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