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很少考虑人力资本的实物期权价值。文章回顾了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式,分析了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实物期权定价的合理性,运用欧式看涨期权模型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会计记录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本 实物期权 定价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186-02
  
  一、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评述
  
  1.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回顾。总结国内外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研究,主要可按照计量方法的不同归纳为两大类:经济学的计量方法和会计学的计量方法。经济学的计量方法可分为从投入或产出的角度进行计量,从产出角度考虑的主要是劳动报酬法,从投入角度考虑的主要有学历指数法、教育经费法、技术等级或职称等级法、人才与非技术劳动的分解法、受教育年限法等。会计学的计量方法又可分为直接计价法和间接计价法,间接计价法主要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加工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四种;直接计价法包括未来工资折现法、未来收入折现法、随机报酬模型法、内部竞价法、非购入商誉法、经济价值法、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等。此外,还有一些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如矩阵法、绩效评估法、行为变数模型法等,这些方法主要从影响人力资本价值的无法用货币量化的因素角度考虑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也是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经济学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性、累积性,侧重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解释,较少涉及到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的影响;在会计学计量方法中,间接测量法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核算的优点,但其显然无法反映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首先,客观环境的变化会使人力资本使用中的产出贡献具有不确定性,如行业、市场或整个经济的不景气都会影响人力资本的产出贡献。其次,人力资本的产出贡献受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或者说受到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总之,由于企业人力资本本身的隐蔽性、创造利润的潜在性、动态性和波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观行为的“不可观察性”或“信息的不对称”,因此,给我们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直接定价造成了困难,客观上要求我们寻找其他路径或工具对企业人力资本进行间接定价。此外,传统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式忽视了生产型与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区分,结果导致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
  2.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实物期权定价的合理性。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决定了其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尽管如此,由于人们对物质资本市场的定价研究已较为成熟,既然承认人力资本符合一般资本所具有的特性,那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能否借助市场定价工具,如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实现对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从人为计量、计划计量到客观计量、市场计量的转移,实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互动增长。因此,本文将基于期权理论对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进行论述。
  
  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期权属性
  
  由于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自主性、难于监督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对企业经营的重大影响作用,应有资格以自己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是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做出明智决断的人,其报酬是一种剩余收益而非合约收入,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看涨期权,具有实物期权的诸多特征,具体如下:
  1.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可视为看涨期权。关于人力资本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理论界一直有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对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使用实际是购买了看跌的期权(杜兴强,2004;佟爱琴,2008),其原因在于:企业作为人力资本的使用者,希望其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越来越低,这样其付出的成本就越来越少。因此,如果在合约到期时,员工的到期价值高于当初签约时价值,企业将放弃权利,不再雇佣该员工;反之,如果该时员工价值低于原签约价值,企业将考虑行使该权利,即继续雇佣该员工。而本文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者是看涨期权的卖出者,获得期权权利金(它相当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而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则为看涨期权的买入者,支付权利金。其原因是:当雇主预期潜在的被雇佣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或适用期,正式上岗工作创造的价值高于投入费用时,就愿意签订雇佣合约。雇佣契约一般规定被雇佣者工资福利等报酬(报酬根据业绩浮动)、升迁机会、工作岗位等。经过培训和适用期后,雇主根据其业绩有权决定是否执行雇佣契约规定的报酬等,也就是雇主拥有执行雇佣契约的选择权。因此人力资本具有期权属性,雇佣合约相当于期权合约。从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来看,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态势,雇主在人力资本价格协商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其可以通过价格谈判使雇佣契约确定的投入费用低于预期人力资本创造价值。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过程可以拟合为欧式看涨期权,可以采用期权定价的方式进行分析。
  2.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具有实物期权的特征。作为实物期权基础的实物资产价值会随着时间发生波动,而经营管理型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同样随着时间上下波动。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价值(能够提供当前的和未来的收益),需要时间和货币的投入,承载了贬值的风险和增值的机会。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绩效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量的不确定性,都会是使价值发生波动。此外,对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管理,类似于实物期权中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用当前的投资以期在将来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实物期权赋予了对实物资产投资的选择权,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期权同样给予其对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的选择权。通过以上的分析,企业投资中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确实具有实物期权特性,可以构造一个相应的实物期权,通过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来确定其价值。
  3.期权要素与人力资本的对应关系。一个金融期权给予投资者一种权利,在某段特定时间内,支付一个事先确定的执行价而得到一种特定的资产;相似的,一个拥有人力资本的企业同样有这样一种权利,在现在用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将来支付一定的费用得到人力资本的使用权。人力资本相当于金融期权的标的物,人力资本的支出成本相当于期权的行使价格,人力资本的使用时间相当于期权距到期日的时间,人力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相当于期权中的衍生品风险大小。实物期权、金融期权与人力资本的具体的对应关系如表1。
  
  三、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实物期权定价
  
  1.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假设。(1)市场(包括人力资本市场和非人力资本市场)是完美的。在完美的人力资本市场上,通过市场完全竞争,决定了同质人力资本价格都是一样的,并且也完全地反映了人力资本的价值。(2)同类人力资本所受的激励是同等的,并且人力资本能稳定地发挥自己的能力。(3)人的未来工资和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是可以估计的。在模型中,将套用传统的定价模型,而传统的定价模型假定未来收益是可以估计的。(4)市场无风险利率是定值。(5)人力资本期权是欧式期权,且收益波动率己知,且在期权有效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2.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根据前面的人力资本期权分析,我们就可以引入Black—Scholes 欧式看涨期权定价模型,假设企业人力资本的在职期间为T,则在T期间其价值为:
  C=SN(dl)-e-(T-r)rXN(d2)
  d1=[In(S/X)+(r+σ2/2)(T-t)]/σT1/2
  
  其中:N(.)为累计正态分布。
  3.实例解析。假定某企业聘请一位总经理,为了引进该管理人员,企业发生的广告、招聘等相关费用共计200万元。这位管理人员预计在企业内将工作5年时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引进该总经理而使企业产生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折现值预计可增加220万元。经权威机构评估该现金流量,现值的年波动率为30%,无风险利率为5%。将上述信息改写成期权的数据形式:S=220万元,X=200万元,T=5年,σ=30%,r=5%。根据欧式看涨期权定价公式,计算如下:
  d1=0.8502 d2=0.1794 N(dl)=0.8024 N(d2)=0.5712 C=87.56(万元)
  即企业拥有这样的实物期权的价值为87.56万元,该经理对该企业来说其使用权价值为87.56万元,因此,企业便可以据此评估结果进行其它的相关决策。
  
  四、人力资本的会计记录
  
  1.在吸收人力资本时,可作以下分录:
  借: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贷:长期应付款—吸收人力资本应付款
  人力资本
  银行存款
  2.每年摊销人力资本时,可作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
  借:长期应付款—吸收人力资本应付款
  财务费用
  贷:应付工资
  3.年末,按照管理者当局分享的税后利润作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利润
  
  五、结语
  
  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中是一种新的思路,是对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的一种创新。实物期权作为金融期权的扩展和延伸,在处理未来投资价值的不确定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用实物期权的思想来为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定价,将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其价值,但实物期权自身价值的计算也有一定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一些参数的确定困难。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邓孙棠.人力资本及其对应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2)
  2.佟爱琴,金晶,吴淙宗.人力资本计量及其股票期权会计创新.财会通讯.2008(1)
  3.豆建民.人力资本间接定价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1)
  4.杜兴强,李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研究,2000(6)
  5.吴泷.基于产权行为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再造.会计研究,2007(1)
  6.朱其树,赵喜仓.论实物期权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商业研究,2003(1)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武汉 430060)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贵州在1978-2007年期间经济增长和物流业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贵州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物流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从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物流发展的一个正向冲
期刊
摘 要:连锁经营是当今流通领域先进的经营形式之一,连锁经营的优越性日渐为世人所认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过:“21世纪的金矿在农村,21世纪的黄金产业是农业。”但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时如入雷池、战战兢兢,要么半途抽身草草收场,要么举步艰难勉强度日,让后来者面对极具潜力的农村市场而举棋不定。难道我国农村市场真是一个鲜花遮盖的陷阱,农业企业就不能进行连锁经营吗?文章经过调查研究及企业咨询认
期刊
摘 要: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对促进城乡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基层经验的党政后备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和尝试,具体政策的制定并未全面考虑所有因素,相关配套措施一时还难以到位。文章从大学生需求出发,分析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影响因素,对政策的制定、完善以及吸引更多大学生提
期刊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组织得以越来越精简、高效;政府职能得到了迅速的转变,开始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行为日益法制化,开始依靠法律规则来施政;政府权力日益分散到经济、社会和基层政治领域,自主治理的市民社会结构正在逐步发育;政府人事选拔任命和决策逐渐公开化、民主化;政府运作逐渐透明化,公民的知情
期刊
摘 要:GDP是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相对于GDP,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最大的优点,在于引导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  关键词:GDP GNP 国民幸福指数  中图分类号:C921.1
期刊
摘 要:在全球服务业蓬勃发展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背景下,文章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南京餐饮业的实际调查发现,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中存在“接触差距”,并得出结论:传统服务业只有高度重视接触差距,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在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服务质量 顾客感知 接触差距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080-02  
期刊
摘 要:外向型经济是衡量经济国际化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区域发展理念的拓展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对如何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到经济国际化的转变,转变的路径、转变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应采取的相关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经济国际化 转型 发展策略 无锡市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085-
期刊
摘 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文章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阐明区域独有高校在发展地方经济,繁荣地方文化和稳定地方政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独有高校 服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143-02    一、区域独有高校及所在地区概况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
期刊
摘 要:文章运用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DEA分析方法,对2000—2006年期间中国、美国和欧洲原铝产业投入量和产出量面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2000—2006年期间中国、美国和欧洲原铝产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原因有所不同,中国原铝产业生产率的增长对技术效率依赖度较大,美国原铝产业生产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技术变化的进步,欧洲则是因为技术效率和技术
期刊
摘 要: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基于SWOT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肯定了小额信贷的优势,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SWOT 农村 小额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198-02    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    小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