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水利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以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可以说水利信息化技术是水利行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信息化在水利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防汛抗旱、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不断应用,使得我国水利现代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由此本文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在促进水利现代化发展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 水利现代化 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信息、科技正通过智能整合和运用而转变成高效的生产力,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已经兴起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有限资源管理模式向资源共享的整合发展模式转变,而水利信息化就是不断提升水利事业信息化程度和改进的发展模式。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对水利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所谓水利信息化就是指信息及知识逐步成为水利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逐步成为整个水利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动对水利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过程。通俗地讲水利信息化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用在水利上达到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1、实时汇总信息
  水利信息化能够实时汇总和分析工程的各种信息,在工程工期进度中,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先进的数据处理功能完成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促进工程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目的,在节省人力物力和降低成本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2、科学管理与决策
  水利信息化可以实现科学的管理与决策,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是建立在全局各方信息资源的有效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信息系统为决策者不仅能够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资源,还能通过其先进的数据挖掘功能为决策者在大量信息中分析提炼出重点,这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
  3、实现水利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可以满足水利现代化的需要,实现水利现代化主要是为了防洪安全问题得到保障,使水污染防治达到更高水平,还要有效控制和减少水污染,创造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水环境。另外,水资源利用必须合理科学,水资源的配置手段必须达到现代化的水平。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和科学地制订方案的依据,所以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措施
  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确保水利信息安全及各种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引入安全技术及技术人才,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构建水利信息化的各种安全及管理体系,以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管理效率。
  1、构建水利信息管理体系
  1、1 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平台
  大量的水资源环境监测及汛情信息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都迫切需要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因此水利部门要根据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不断加强技术开发的力度,逐步建设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平台,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及更新升级。
  1、2 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软硬件建设
  要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软硬件建设,应加大各种先进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水平,构建大众的操作维护更简单的信息系统,以此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保证水利业务系统建设上软件平台的开发与设计与硬件建设达到同步,使水利信息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3采取安全措施保障信息化安全
  信息化安全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的联系更加密切,信息化程度越高安全问题也将越复杂,所以必须采取更加安全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保障水利信息的重要网络和应用系统运行安全。
  2、逐步建设水利信息标准和规范化体系
  2、1 加强水利信息化规范性的必要性
  加强水利信息化的规范性才能实现水利信息化的互通和资源共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增强信息传输效率发挥了信息的最大应用价值。因此在水利业务发展中应越来越多地引入全新信息技术成果,提高系统应用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但是目前水利信息标准和规范化建设体系不够健全,水利信息化应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价格标准等缺乏统一的业务标准,这样也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建设,也不利于水利信息的资源共享。
  2、2加强建设水利信息标准体系
  加强建设水利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就要认真落实执行现有的水利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同时,逐步统筹规划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在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设计的统一性。在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方面要加强统一部署和共享利用,逐步构建相对统一的基础硬件运行平台,以提供统一的基础硬件环境,实现提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效益。
  3、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由于我国水利信息化方面的人才紧缺,使得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系统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
  3、1 强化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
  水利工程中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IT技术的建设项目时对人才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所以要根据现有人才队伍的特点,重点强化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细化,分门别类进行专门培训促使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既掌握水利专业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
  3、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应不断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水利信息化人才的引进要注重转变人才引进方式,以达到吸引更多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积极投身水利信息化建设。
  4、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
  通过探索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市场运作途径,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基本特点运作机制,以此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问题。
  4、1 扩大水利投资渠道
  随着水利机构改竿的不断深入,要利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有利条件,尽快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努力扩大水利投资渠道,尽快健全投资体系,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形成水利资金的良性循环,必然会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4、2 提高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水利信息化资金除了建立合理的水价、银行贷款、债券等解决资金难问题外,还应加大水利信息化的科研建设,不断发挥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的双重身份优势,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结 语
  信息化是实现水利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需要,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才能可实现水利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另外,在水利信息系统安全方面还要从全局出发,建立统一的防范机制和安全策略,要在统一的规划系统下抓好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设,从而为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阳.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信息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9(8).
  [2] 刘志强.浅谈水利信息化在建设和谐水利中的作用[J].湖南水利水电,2006(5).
其他文献
摘 要:港口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港口的工作效益和生态性能。就过去多年工程实践分析,港口施工经常会造成陆地、潮间带以及近海领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给环境造成破坏不说还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港口施工进行分析,旨在为同行同类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工程;生态影响;施工技术;对策  港口建设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是港口建设中不仅会改变潮
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10月1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的隆重纪念活动同期举行,我国学者冯夏庭研究员接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2011-2015),成为该
机器人来了,长征火箭来了,神奇的无皮鼓也来了……  日前,广东省“广州科普基地联盟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广州市从化鳌头中学,近百件的科学趣味展品着吸引两千多名学生层层围观,科普讲座座无虚席。  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巡视员王小强,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冼炽彬,广东科学中心党委副书记、广州科普基地联盟秘书长朱才毅等领导出席了开幕仪式并致辞。仪式上, 广州科普基地联盟授予鳌头中学“科普教育共建学
水库网箱仿生态养殖鳙鱼,是一种投入低、效益高的养殖方式,经过7个月的生长期,每箱可产鳙鱼250-300kg。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国的建筑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不断地出现在我国各地的城市建筑当中,使得建筑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高层建筑的出现,在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定向钻施工中的地质岩土学应用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述,重点阐释了定向钻的具体特点以及地质学和岩土学的重要作用,得出一些自身的观点与改进建议。
摘 要:面临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减少,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最主要的就是通过造林来增加绿化面积,那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来探讨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希望能够给有关部门和人士以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技术;现实状况  绿化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草坪、花卉,但最重要的形式就是造林。由于我国的绿化面积远远的落后于其他国家
10月22~23日,全国第十九次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召开。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尹发权、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12个省(市、区)从事银杏科研教学、行业管理及生产企业等单位的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工作报告中,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曹福亮总结了近两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了银杏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副主任委员邢世岩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虽然完全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很必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山区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