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课堂教学的气氛、教学的方式,都直接来源于教学策略的引导。因此,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得保证教师教学策略选择的正确性。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必然是具有实用性的,不实用的,不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教学策略是失败的。所以,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根据何种教学原理,教学策略的制定都必须有一个核心指向,就是教学的实用性。这看似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真正实施并落实却是一个难题。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的实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无法实现,特别是对农村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和严重。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受限于资源和信息的不足,在教学技术和设备上往往处于劣势,而教学策略的失效,更使得课堂教学的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因此,如何运用具有实用性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毕竟,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育资源不平衡给教学带来的缺陷。
  在实用性教学策略的运用上,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实际,从本地教育背景和学生组成情况出发,在把握这些情况的基础上,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如在《感受自然》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按照通用的教学参考书组织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照一般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因为,一般来说,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学参考书或者教案,都会针对“自然”这个核心词汇组织教学策略,将自然美景、自然风光引入课堂教学,这对处于城市,远离自然环境的学生而言,是十分有必要,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自然风光本就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已经没有太多的神奇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跳出一般的教学思维,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制定其它教学策略,执行其他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城市风光大量引入课堂,营造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冲突的效果,让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中,更深刻地认识自然,从感性认识跃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更新
  语文是开放的,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对教学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只有在丰富、新鲜的教学信息刺激下,学生才会真正地热爱语文,才会主动地进入课堂教学语境,才能主动地探索知识。而这在素质教育下,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而言,信息的开放性和时效性显得更为重要。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加上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离信息源地较远,都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及数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教育信息的收集和采用上,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扩充,努力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起来,让教学信息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更新的教育资讯和知识。如在《奇妙的克隆》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把当前克隆技术的发展状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给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如对克隆羊“多利”的介绍,对克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争议焦点,都应该进行一定的讲解。这些信息对城市学生而言,也许是常识,但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并非如此。在许多农村地区,网络的普及率还相当低,初中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在城市学生看来很普通的信息,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都是新闻。
  三、善于利用本地资源激活课堂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设施有所欠缺,教师就应该善于利用本地的环境资源或者人文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以弥补教学硬件上的不足。如进行《动物尾巴的功能》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来设置课堂导入:首先让同学们来讨论一下自家养的牛、猪或者羊等动物它们尾巴的作用有哪些?有些同学说:牛的尾巴是用来拍苍蝇的,有的同学说猪尾巴来回摆动是用来给自己降低体温,起到散热作用的。老师再将问题转入教学内容中,介绍鸭嘴兽、袋鼠、啄木鸟等的尾巴的作用。这样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外再对课内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总之,在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师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正确指导教学的顺利进行,关键看教师的应变能力,看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把握能力。
其他文献
在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发生惊人的变化,迫切需要建造成一所乐园。孩子们在这所充满希望、充满绚丽的天地里,不再机械地识记生字,不再乏味地朗读课文,不再听那灌输式的讲解,不再死背古诗意思,不再心中有话不敢说……他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  一、情感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无不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情感是审美感知的动力,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不再是游离于其它学科之外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既是其它各学科的基础,同时其它学科的知识又为丰富语文教学,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保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渡其它学科的知识,如何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作为学习主题创造和设计引导者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
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完成祖国的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分裂,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还是统一: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最后隋统一全国;宋金并立,最终为元所灭,形成统一的多民族
当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切实推进,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研究新方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一大亮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具体说来,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  1、具有主动性  研究性学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情境教学法普遍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如果将情境教学法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地理教学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理 课堂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好途径。但是我在研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