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元智能打开语文课改的窗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智能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课程标准》中写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涉及多方面的智能范畴。
  【关键词】多元智能;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细细品味,我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对语文教学有许多有益的启示。《课程标准》中写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涉及多方面的智能范畴。
  一、抓住课堂教学,开启学生的多元智能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变,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开启多元智能。一节语文课,我们可以用故事﹑图表﹑简笔画﹑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倾向设计教学形式,如:让喜欢参与的学生上台来操作﹑讲解;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画;同时,倡导小组合作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习积极性,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
  以前我在讲授《詹天佑》第一自然段时,总是按部就班地分句理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过分看重学生统一的一面,喜欢以统一的模式要求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让学生专心地接受知识要点,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会消极地等待老师的答案,从而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机会。面对这种现象,我借鉴自我认识智能教学法,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再上这一课时,我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自学后与大家交流,让我没想到的是,交流时,有的学生是抓住重点词“杰出”“爱国”“第一条”来学习这一段的;有的是用分层学习法,把一段中的意思相同的内容划分在一起,然后逐层理解;还有的是用通读全段后,通过概括段意来理解这一段的。虽然我只是把这次教学方法进行了变动,他们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沟通智能也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地激发了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这正如加德纳所说的“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看来,抓住课堂教学,就能开启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走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新课标》中提到“拓宽语文学习的运用领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我想这种教育理念就是激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乐于从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单纯的语文学科学习走向综合学科学习。
  就拿课文《草船借箭》为例,起初我只是考虑引导学生通过一两个事例了解曹操其人的特点,但学生学习的结果出乎我的所料:有的同学从课文中分析出他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有的从原著中所写“把握机遇”“招贤纳士”来证明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还有的同学则从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讲述的“治世能臣”“能文善写”“心狠手辣”来阐明曹操是“可爱的奸雄”。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不仅仅涉及了历史、地理、军事等学科领域的知识,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他们的分析中又初步涉及了道德观念认识。可见,教师为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恰当的外在条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这样的实践活动,让“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尝试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多元智能》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最有创造性的天才,都曾经存在明显的学习上的问题,爱迪生、丘吉尔、毕加索,甚至爱因斯坦,都是这样。可他们不但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反而发挥自己的强项,在各自所从事的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因此,那些承担教育重任的人,应该特别注意自己学生的强项和创造性。”读到这里,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也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但是正因为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其实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作为衡量的尺码,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关注学生智能差异,改变以往单纯用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树立多元评价观,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这学期复习阶段,我要求学生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同桌之间互相出一份本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并且交换批改,我发现大家出题内容各异,形式多样,虽题量不大,但也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和学业掌握的程度。
  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使我更新了教学理念,它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课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告诉我,虽然每个个体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但是这些智能在个体身上却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在一起,所以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学生智能多元化的特点创设多元通道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郅庭瑾.多元智能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体质测试是国家评价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测试内容本身并不是危险项目,但在测试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多安全问题.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摘要】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儿童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对于小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考虑到儿童文学作品与普通文章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必须重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要求,采用恰当的方法与策略,以优化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成效。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作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小学
【摘要】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高中教材中的戏剧,大多是从长篇戏剧中节选的,如何让学生在整部戏剧的视野下审视选文,如何加深学生对戏剧的了解,培养学生感知鉴赏戏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其中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探究。  【关键词】高中;戏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整部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专业特点限制等原因,许多体育专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体育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趋势呈下降状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一些性能优异的智能算法大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对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能力,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科学计算当中.猴群算法(Monkey Algorithm, MA)作为一种新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途径,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在对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及有效教学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想提高教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