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定期随访摄X线片及CT,观察滑脱率及椎间隙高度指数矫正情况,椎间融合情况,并应用奥氏失能指数(ODI)评价腰背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 ~ 160 (123.3±16.4) min;术中失血量350 ~ 600 (464.0±78.7) ml.患者随访12 ~36(24.3±7.3)个月,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根据改良Macnab分级标准,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18/20).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ODI评分、滑脱率明显低于术前,末次随访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指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滑脱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发生椎间融合器下沉或移位、椎间隙塌陷及椎间隙高度明显丢失等情况.结论 应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椎间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可重建腰椎正常生物力学性能等优点,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错误经验1(俏俏,20岁)  边泡澡边敷面膜,泡了半小时后脸怎么又红又肿。
期刊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的形成和整体护理的普及开展,临床护理迫切需要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护理人才[1].临床教学是完成护生向临床护士转变的关键环节,所以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式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以患者为临床问题来
目的分析我院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构成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就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眼外伤269例(279眼),对其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受伤情况、致伤原因、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视力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9例眼外伤中,多发年龄为41~50岁,平均(43±3.02)岁。在职业构成中农民(46.10%)和职工(40.15%)最多。开放性眼外伤(46.95%)、眼球挫伤(28.32%)及泪小管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