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画在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上的构建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国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多方面论述国画的审美特点,希望能对今后的国画艺术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国画;表现形式;审美特点
  所谓的国画就是中国画,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给世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由于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其在多变工具材料以及审美情趣的独特性方面都为其赢得了广泛的支持,由此可见,国画的艺术生命力使其在艺术长河中经久不衰。
  一、国画的表现形式
  (一)国画内容和题材选择
  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国画历史也经历着起起伏伏,各个历史时期中,对于国画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也存在着不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花鸟画、人物画和山水画。在上述分类中,对于山水画来说,主要就是对于悠远意境的表达,能够详细进行刻画祖国的大好河山,能通过国画形式表达出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关系,让作者能够直抒胸臆;对于人物画来说,重点就是要实现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结合周边的环境因素方面影响,重点应该落实在对于人物精神的传达。比如《洛神赋图》,通过顾恺之神奇的画工,让人物神情具备、生动传神;在花鸟画中,始终应该将人的生命力进行展示。通过上述三种形式,主要就是能够体现出国画的精髓所在。
  (二)国画的工具与材料运用问题
  相比于其他绘画形式,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运用则是最具特点之处。通过颜料、毛笔以及墨,来体现出国画的独特特点。对于“笔”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理解:一是,不同笔法下的国画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变化技巧,利用点、勾等变化不仅能够体现出国画线条的轻重、多变,还能显出节奏感;二是,不同种类的笔,主要是指软毫笔渲染着色,实现均匀而不留痕迹。在进行景物、人物的白描以及勾线处理中,能够体现出刚柔并济的特点。所谓的“墨”也独具中国色彩的特点,尽管黑色的墨水应用比较多,但通过多种技艺能够实现不一样的色度要求,能够表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所谓的“墨分五彩”,利用多种形式变化能更好地展示出纸和墨的对比,更好地展现国画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进行更为丰富的情感表达。
  (三)其他艺术结合的思考
  从国画艺术的独特性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和体现。比如,优秀的国画作品能够体现出诗文中的意境,还能紧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书法、古典音乐、篆刻等,让整个传统中国文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诗歌和国画的结合,一方面能够使得绘画艺术的感染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能保证诗的生命力、意境得到进一步展示。根据国画魅力的表现特点,能体现出诗人和画家在主题创作中的相关关联,能够通过配合形成完美契合。从上述分析,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画家和诗人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好进行相互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国画欣赏中,不仅能够对于山水景物进行直抒胸臆,同时还能更好领会书法作品的特点。
  二、国画的审美特点
  (一)气韵之美
  在古代绘画的“六法”中,“气韵生动”位于首位,由此可见,中国画的特征之一就是气韵之美。对于所谓“气”的理解来说,主要就是指像云一样缥缈的东西,也就是画面的元气,所体现的也就是画作的生命力。所谓的“韵”则是声韵,但对于中国画来说,“韵”不单单表现在节奏方面,更重要的则是表现在花木、山水、人物中体现出的美感。对于中国画来说,“气”和“韵”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此,根据国画的要求,在人和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抒发,使得自然的气韵之美得到更好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画家的寥寥几笔勾勒,就能将丰富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能够更好地将世界的气韵通过绘画形式而展现,将人文历史进行展现,有不可言状的境界。具体的国画鉴赏中,考虑各种情况原因,以及背景不同,它们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比于西方绘画,国画更能给你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二)意境之美
  意境的营造则是大部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要内容。意境表达源自于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画家、诗人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情怀在描述自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能体现出先贤广博胸怀,对于意境方面进行更好的表达,这点在画家的作品中能得到充分体现。景物和情感结合,有效营造出包罗万象的境界,更好激发观赏者的共鸣。在欣赏国画中,所谓的意境之美主要涉及氛围之美和诗意之美。通过对于诗歌和国画的结合,能更好表现出情感的交流,寥寥几句就能将画家的怀才不遇的内心情感进行展示。在很多的诗文中,通过狂乱几笔或者简短的言语,这样就能反映无限广阔的世界,并且具有源远流长的意境。
  (三)音韵之美
  国画艺术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能实现对于事物高度概括的作用,进行作品的意境化表达。进一步突破了纸上的平衡感,能够更好去理解国画艺术中的姿态和节奏。在丰富的国画作品中,不应该简单将其作为纸上的艺术,通过想象的发挥,就好像能欣赏到静静流淌的声乐,利用节奏变化,将充满生命力的形式美进行展示。在国画艺术中,强弱高低的节奏、曲直刚柔的线条以及浓淡有致的墨色,这些都好像一首首动听的音乐韵律,在一起共同谱写音乐的篇章。在赵孟坚的画作《墨兰图》中,高超的线条、笔法等技艺应用在兰花中,通过细腻的形如流水般的笔墨,让整个画面充满动感,能感受到在风中翩翩起舞的兰花,这样也能升华所见者的感受,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利用审美上的共同点,国画则进一步摆脱了宣纸的束缚,紧密地同舞蹈、音乐相互联系在一起,可以找寻到国画中的节奏感。
  结语
  中国画有着自身的特点,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以及人物画,除了审美特征以及表现形式的差异化,利用画面就能展现出文人先贤的充满情感的精神世界,通过国画作品来体现出画家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更好地将国画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石鹏中.试析国画的情感表达形式及其美学特点[J].艺术品鉴,2014(12).
  [2]文力.对国画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4(24).
  [3]翟洁.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与审美[J].湖北社会科学,2014(5).
  [4]马晓东.国画在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上的构建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5).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来,一些实验化学家在利用感应偶合等离子体/选择离子流动反应管(ICP/SIFT)串联质谱仪等研究过渡金属离子M及其氧化物阳离子MO与有机小分子的气相催化反应中,发现过渡金
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且是一类重要药物中间体。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反应活性,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综述了近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表面含有众多的活泼性基团,天然高分子因其生物相容、低毒与可吸收等优点,已经用于药物载体。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P
药物分析检验技术在药物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建立灵敏、快速的药物分析方法对于新药的开发、药理学的研究以及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化学分析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其中直接电位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电极电位求出活度或浓度的方法)既快速又简捷,直接电位法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要拥有性能优异的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具有高效,微量以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盐酸曲马多
纳米材料特殊的功能和效应,不但在学科发展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应用上也有良好的前景,它为新材料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发现,低维纳米材料的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