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材料,选择、设计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在阅读时找准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再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逐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问题解决模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材料,选择、设计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在阅读时找准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再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逐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基本上是一问一答多,学生独立思考少;程度较好的学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因此,教师问题设计的得体、精巧,才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极大作用。然而,教师应注意的是,问题及任务的设计所包含的应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实现的目标和成果,而不是单纯操练、模仿某种语言形式,应通过问题或任务来激发语言习得过程,问题的解决及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评价的标准。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在英语阅读课上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到课堂提问或多或少的存在低效或者是无效的问题,如“yes or no”等。再如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学生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单一的水平,这些问题本身就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适合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以诱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欲望为前提。如在教学《The weather》阅读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
  ①Is the weather in England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ustralia ?
  ②What do you need to take when you go out in Englind ? Why ?
  ③Why do you wear warm clothes in August in Australia ?
  ④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China in August?And does it change a lot ?
  因为问题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兴趣,并且这些问题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巧妙创设问题层次,逐级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而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积累的过程。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在问题设计时先设计较为简单的小问题做铺垫,再逐步来解决大问题。
  如教学《How to deel with sadness》,在问题设计时,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What did Jeff do after the accident?
  ②Why was he angry with the driver?
  ③How did he deal with his sadness?
  ④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Suppose you are Jeff,what will you do ?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整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探究,逐步分析和理解,一方面使学生容易理解短文,另一方面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并通过最后一个问题进行情感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并获得最有效的阅读学习。
  三、创设问题生成,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传统的教学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不敢或不愿意提出问题。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改革中,笔者体会到课堂上给学生发问的机会越多,收获的惊喜就越多,得到的教学资源也就越多,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解决教学途径。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语法结构的变化,很多句子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需要学生辨别理解。如一般情况下,can后面接动词原形,然而,在一篇阅读文章中,出现这么一句话“We should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在这一句中,can 后面却接to do结构,为什么?学生的这一问题提的非常好,但也超出九年级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范围。这时,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时机,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分析,逐步将问题深化,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学生得出了we can是作everything 的定语,而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则作句子的目的状语。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成功。开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在“問”中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发挥其有效性,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恰当得体、精巧的问题设计能把学生引入对问题的探索,体现出课堂教学更强的参与性和开放性。对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融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饶振辉;雷春华.论“问题教学”对有效激发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程可拉,周光明.问题—解决模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0-142.
  [3]高瑞.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11:13-17.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工电子技术课是高职计算机、电子电气、电工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必须与实践教学为主,适当的兼顾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本文根据现在的研究资料,结合自己在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就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到理论联系实踐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建议,希望能够对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
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毕业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结合UG软件,以一台换热器整机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毕业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将现代设计方法引入毕业设计,
摘要:针对水利水电桥式起重机的特点,阐述了桥式起重机的一般安装步骤以及调试注意事项和运行注意事项。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安装;调试  1 概述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桥式起重机作为重要的起重设备,一般应用于发电厂房的发电机组安装,桥式起重机的安装和运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建设工期、施工安全与工程效益。近些年,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日益兴起,高容量的水电站建设越来越多,桥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起升容量逐步提
本文回顾性分析内分泌科住院的41例发生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措施。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采用的治疗方案以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 100例老年性抑郁症状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
摘要:一直以来,火灾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防止火灾二次发生,在火灾后进行建筑结构安全鉴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怎样展开安全鉴定,是其重要课题,对此,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项内容进行火灾或建筑结构安全鉴定分析,深入研究分析。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灾;建筑结构;安全鉴定  据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火灾达到31.2万起,建筑物火灾约4548起,人员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14154  摘要:本文介紹了轮辐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辅助电源、接线方式,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推进轮辐式称重传感器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结构特点;辅助电源;接线方式  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将重量信号或拉、压力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输出的装置。随着传感器技术、信息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98  摘要:众所周知,追求焊接有效性即为焊接人员工作中的侧重点。不过在追求焊接有效性的基础上,还需兼顾产品品质。现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进程,我们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可同日而语,而一些电力企业对发电装置的需求也有了根本的变化。而目前很多相关企业都致力于发电设备的研发及制作,为了匹配于市场需要所研制的发电设备近年来年均产量也呈几
摘要:降低车身重量同时提高安全性,是当前汽车板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退火过程中投用快冷段高氢功喷射冷技术成为实现高强度汽车用钢的一种途径。通过对热镀锌线快冷段高氢高速喷冷技术的攻关,实现了高氢模式的功能投入及稳定运行,提高了带钢的冷却速率。由于气氛均匀,温度的控制也均匀,带钢板型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通过对高氢冷却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冷却段风机的运转负荷,有效的降低了能源损耗。  关键词:高氢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