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国家课程在不同年段和学期的重点内容,拓展开发“博雅历史社”以及“历史实验室”两门课程,构建“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对接国家课程,“博雅历史社”课程的实施以历史溯源为主要目标,“历史实验室”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动手体验为主要原则。“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关键词:“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历史素养是指一个人接受历史教育后获得知识、能力与态度,能积极回应个人或社会生活需求的本真状态。李大钊说:“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尤为然。”以此观照,历史課程也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历史学科课程群,落实适性扬才的教育,培育具有终身学习力、历史关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由此诞生。
  “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具有三点特征:一是承续历史课程的学科知识与能力,但内涵更丰富,除了重视知识、技能、态度之外,更强调历史关怀;二是为了因应社会复杂生活情境之需求,须将知识、技能、态度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三是“本真历史”的学习并非静态的、单向的接收,而是力行实践的学以致用,换言之,它是“做中学”的灵活运用。
  一、“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的构建
  “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与传统的历史课程有着显著的差异。我们结合国家课程在不同年段和学期的重点内容,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对接,拓展开发“博雅历史社”以及“历史实验室”两门课程,构建“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框架如下页表1所示)。
  其中,“博雅历史社”课程以历史溯源为主要目标,“历史实验室”课程则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要原则。如七年级上学期结合国家课程中上古史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寻访常州的上古遗迹。“博雅历史社”课程以寻访淹城遗址、圩墩遗址,述说常州人文始祖、春秋第一贤人季子为主要内容;“历史实验室”课程带领学生动手做彩陶(黑陶),制作“龙城三宝(梳篦、青竹刻、乱针绣)”。“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以新视角融合历史学习与生活,增加学生研习历史的兴趣。
  二、“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的实施
  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面向七到九年级学生开设的“博雅历史社”和“历史实验室”课程,其授课团队除学校历史教研组7名教师外,还跨学科邀请多名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并外聘课程专家7名。课程处3位主任承担课程监测、听评课指导任务,协助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一)对接国家课程,以“博雅历史社”课程实现文化溯源
  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方法之一就是进入历史的情境。我们根据国家课程的内容设置,从中找到融合实施“博雅历史社”课程的切入点。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国家课程以隋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史为主要内容,七年级上学期的“博雅历史社”课程便以同时期的常州历史为主要内容。“博雅历史社”课程共6大主题,意在带领学生研习常州历史文化,进而了解常州、读懂常州、热爱常州。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七年级上学期的“寻访上古遗址”:带领学生寻访淹城遗址、圩墩遗址和常州人文始祖——季子的遗迹。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对事件发生的人文环境进行分类和提取,厘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序。
  七年级下学期的“寻访古巷历史”:组织学生走访青果巷、化龙巷、篦箕巷,了解封建时代城市发展和士农工商地位的变迁。学生利用表格、建筑图、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对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比较、演绎。
  八年级上学期的“寻访近代名人”:带领学生走进“常州三杰(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纪念馆,理解历史人物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性,感受名人的思想和信念。
  八年级下学期的“常州人的衣食住行”:引导学生了解中山装、列宁装、解放装、布票、粮票和筒子楼等的前世今生。学生尝试鉴别历史材料,从决策者的家国情怀出发,评价每一种决策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
  九年级上学期的“中外历史文化溯源”:引领学生以中国历史为主线,整合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文化。中外对比,让学生全面而具体地认识历史图谱。
  九年级下学期的“老城厢复兴发展”:组织学生为“常州老城厢”的复兴出谋划策。学生通过区分历史属性、价值的根本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课程安排在单周周一下午第4节课,每学期6课时,每课时40分钟,以学生走班选修形式开展。另外,我们依据课程特点,把课外的寻访和实践类活动计入课时,七、八年级每学期各3课时。
  (二)基于国家课程,以“历史实验室”课程落实动手体验
  如何让历史课程生动、有趣、立体?我们借助“智慧黑板”“数字化历史教学云平台”“数字化历史博物馆”等软硬件设施,实施“历史实验室”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做。“历史实验室”课程的实施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博雅历史社”的课程内容,同样分为6大主题,分别如下:
  七年级上学期的“重拾历史手艺”:引导学生动手做彩陶,制作“龙城三宝”,了解汉画砖刻屏、根雕、金坛刻纸、周氏剪纸的制作。学生通过感受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冶艺术情操,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年级下学期的“传承历史文脉”:引领学生用漫画呈现常州地名的故事,了解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武进、常州等地名文化,挖掘历史底蕴。学生利用多种探究方式,把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找出来、串起来、用起来”,形成感知常州城市历史文脉的体验轴。
  八年级上学期的“点亮名人场馆”:组织学生设计近代名人纪念馆,模拟建造名人场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
  八年级下学期的“推广民间小吃”: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自制民间小吃。学校与常州餐饮商会合作,带领学生了解或制作蟹黄小笼包、大麻糕、虾饼、芝麻糖、萝卜干、糟扣肉、梨膏糖、百叶等传统小吃,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   九年级上学期的“吟唱传统戏剧”:组织学生学唱戏剧,传承非遗。学校与常州锡剧团合作,教学锡剧、常州滑稽戏、上阮花鼓戏和常州吟诵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年级下学期的“学说常州方言”:引导学生通过学说常州话、绘制吴方言区域图,了解常州方言,保护常州语言资源。
  该课程安排在双周周一下午第4节课,每学期6课时,每课时40分钟,以学生走班选修形式开展。同样地,依据课程特点,我们把制作类拓展活动也计入课时,七、八年级每学期各3课时。
  三、“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的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本真历史”学科课程群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
  为客观评定课程实施的效果,我们首先采取终结性评价的方式,通过学期末的测评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通过撰写学期总结对“博雅历史社”和“历史实验室”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选出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对有关史学知识的了解,以及学习历史的技能与方法的运用。
  此外,结合“博雅历史社”和“历史实验室”课程实施方式,我们还采取过程性評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历史文献、照片、艺术品,而且还需要参观许多名胜古迹、公立或私立博物馆。因此,我们更为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将学生选择子议题、寻找参考文献、分析原始数据、构建自主探究路径、观察发现并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都纳入考查范围,尤其注重对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对于学生参与寻访的具体情况,包括寻访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教师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等。活动记录、事实材料务求真实、有据可查,为评价提供依据。
  历史课程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对“博雅历史社”和“历史实验室”课程,我们还会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活动效果撰写教学日志,详细记录学生在动手、动口环节的表现,收集学生的研究成果,对每位学生做定性评价,力求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课程群的建构与实施研究”(编号:D/2020/0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目的 体外观察异硫氰酸苯己酯(PHI)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G01细胞伊马替尼耐药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HI和伊马替尼单独或联合处理对K562/G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PHI和(或)伊马替尼作用下K562/G01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HI处理K562/G01细胞后P-gp、P210bcr-abl蛋白
第54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共收录了97篇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发言稿.其中遗传学异常、微环境对CLL细胞的影响和B细胞受体(BCR)通路抑制剂在CLL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高度关注.我们拟就此部分内容作一介绍。
期刊
摘要:秉持“立言立人,做有品质的语文教育”的理念,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18门校本课程,搭建起“品质语文”学科课程群的基本框架。18门校本课程分为阅读品味、口语交际、写作表达、综合实践四大类,结合国家课程的实施,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段和时期。“品质语文”学科课程群的评价方式多元,重点评估学生的素养提升情况。  关键词:“品质语文”学科课程群;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秉持“立言立人,做有品质的语文教育
目的 观察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Tff)、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2例ITP患儿纳入研究,男18例、女14例,中位年龄2岁7个月(8个月~10岁);以健康体检儿童20名(男、女各10名)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儿外周血Tfr细胞(CD4+Foxp3+CXCR5+ICOS+)、Tfh细胞(CD4+ CXC
期刊
HLA-G为非经典的HLA Ⅰ类分子,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在人类胎盘形成过程中侵入蜕膜和螺旋动脉的绒毛外细胞滋养层表达,依据结构及分布不同分为膜结合型HLA-G (mHLA-G)和可溶性HLA-G(sHLA-G).近来研究发现HLA-G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它参与调控肿瘤免疫逃逸[1],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及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
期刊
难治、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总体预后不良.CAG方案由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la)及G-CSF组成,是目前难治复发、甚至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而在ALL中应用较少.我们应用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LL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资料:18例难治、复发性ALL患者均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
期刊
期刊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均为成人常见的恶性血液病,但两者同时发生甚为罕见.T-LBL为高度侵袭性淋巴瘤,预后差,合并CML则预后更差,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现报告我们诊治的1例成人T-LBL合并CML行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
期刊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致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导致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目前,地贫诊断主要通过血液表型筛查出可疑携带者,再进行地贫基因分析确诊.筛查技术主要包括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研究资料都集中在确定筛查指标的截距值.Chan等[1]研究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介于80~85 fl的95名受试者,检出34例地贫基因携带者,占35.8%.国内Hb A2正常参考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