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族中的三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也是一位很要面子的人。
三爷爷高高瘦瘦的,神态沉毅不苟言笑,做事不慌不忙。他常年穿着结实的千层底布鞋,上身是核桃疙瘩扣子的褂子,腰间不离一根烟袋管。
三爷爷说,“地是庄稼人的骨头”,他从心里爱惜土地。他是个“老把式”,样样农活干得精细利索。秋天耕地,黄牛气力十足,扶犁的人响亮喊一声,鞭子一甩,黄牛便埋头向前拉动沉重的犁耙。土地先耕后耙,耕粑手踩在厚重的木犁耙上,犁耙便像小船一样在犁铧新翻出的土浪上波动前行。我们小孩觉得很惬意,很想站到上面去体验一下,但往往被大人甩着长鞭赶跑。
一位大叔穿着一双塑料底的鞋子粑地,脚下一滑跌下了犁耙。人不在耙上了,负重轻了,牛走得快了,拖着耕粑和被压在粑下的大叔一起向前奔去,情况十分危急。歇人不歇牛,这时,三爷爷正在一旁抽烟。看到这情况,他一个箭步冲上去,猛力牵住了牛络头。闻讯赶来的人们一起上前动手,掀起耕粑,将压在下面拖出老远的大叔扶起来。大叔浑身泥土,裤脚已被耕粑尖锐的齿刃划烂,脚踝也血肉模糊了。看到他的鞋子,三爷爷眼一瞪:“你穿这样的鞋子粑地,还像个庄稼人吗?”
蹲在地头,吸着烟袋,三爷爷说,他有一个哥哥,十几岁就给人家做长工。一年耕地时,劳累过度,单薄的身体栽倒在犁耙前。耙齿划破了他的肚子,肠子淌了出来。旧社会医疗条件差,没有外科手术,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
孔子说,礼是国家大事,说什么“席不正不坐,肉不方不吃”。三爷爷可能不懂这些,但他在许多事情上也是很讲究的。一次,他的一位姐姐家要盖新房,他去帮忙,在院子里打箔。中午了,那位大姐就喊:“他舅,别干了,晌午了,吃饭吧。”三爷爷洗把手,坐在饭桌旁要吃饭了。他见桌子上有一把勺子,就拾起来扔到了门外。他的姐姐忙说:“他舅啊,你怎么扔了呢?这是我给你炒的菜呀。”三爷爷慢慢说道:“哦,我还以为是你熬的浆糊,用来沾鞋底的呢。”
后来三爷爷讲起这事,依然心怀不满:“哼!外甥都娶媳妇了,我就要当舅姥爷了。这样招待我,岂不轻威?让人看轻了。”
有时,三爷爷却是马马虎虎。那时村民家家都养几只羊,三爷爷家也喂了大小的一群。一次,一家人的羊丢了一个,那家女人找到三爷爷家里,指着一头羊说是她家的。三奶奶当然不让,你家的羊怎么平白无故就跑到我家来了?可那女人坚持说她不会认错的。三爷爷在家里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他训斥三奶奶道:“人家自己的东西还能不认得?”也不管三奶奶唠叨着反对,就让那女人把羊牵走了。不几天,那家丢失的羊自己回去了,他们两口子赶忙牵着三爷爷家的羊,登门赔礼道歉不迭。三爷爷并不介意,说:“认错东西也是难免的。”
三爷爷是生产队的饲养员,牲口喂养的人见人夸。他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生产队又让他干了保管员。一年冬天,生产队清理账目,却发现少了3元7角钱,反复核实怎么也查不出钱的去向。有人背后说,钱是三爷爷自己贪污了。那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可不是小事,大队研究后,准备第二天要开三爷爷的批斗会。第二天早晨天气异常寒冷,人们发现三爷爷吊死在村外河边的一棵柳树上。
人命关天,事情及时报告了上级。上级说三爷爷是畏罪自杀,他被当成了反面典型,遗体草草掩埋。
临近年关了,生产队的会计除尘扫屋。他在门框上面的横隔上发现了账目记录,里面一条条明细着那3元7角钱的支出。让一个清白的人受污含恨而死,是莫大的罪过,生产队会计痛心疾首,赶紧向生产队里报告。生产队又向大队汇报,大队报告了公社,公社革委会专门召开了会议。
公社革委会会议决定,恢复三爷爷的名誉,发给三奶奶抚恤金,并为三爷爷树了一块木牌作为墓碑。碑上三爷爷的名字铮铮有骨力,碑文说他是“人民公社优秀社员”。
王学胜
三爷爷高高瘦瘦的,神态沉毅不苟言笑,做事不慌不忙。他常年穿着结实的千层底布鞋,上身是核桃疙瘩扣子的褂子,腰间不离一根烟袋管。
三爷爷说,“地是庄稼人的骨头”,他从心里爱惜土地。他是个“老把式”,样样农活干得精细利索。秋天耕地,黄牛气力十足,扶犁的人响亮喊一声,鞭子一甩,黄牛便埋头向前拉动沉重的犁耙。土地先耕后耙,耕粑手踩在厚重的木犁耙上,犁耙便像小船一样在犁铧新翻出的土浪上波动前行。我们小孩觉得很惬意,很想站到上面去体验一下,但往往被大人甩着长鞭赶跑。
一位大叔穿着一双塑料底的鞋子粑地,脚下一滑跌下了犁耙。人不在耙上了,负重轻了,牛走得快了,拖着耕粑和被压在粑下的大叔一起向前奔去,情况十分危急。歇人不歇牛,这时,三爷爷正在一旁抽烟。看到这情况,他一个箭步冲上去,猛力牵住了牛络头。闻讯赶来的人们一起上前动手,掀起耕粑,将压在下面拖出老远的大叔扶起来。大叔浑身泥土,裤脚已被耕粑尖锐的齿刃划烂,脚踝也血肉模糊了。看到他的鞋子,三爷爷眼一瞪:“你穿这样的鞋子粑地,还像个庄稼人吗?”
蹲在地头,吸着烟袋,三爷爷说,他有一个哥哥,十几岁就给人家做长工。一年耕地时,劳累过度,单薄的身体栽倒在犁耙前。耙齿划破了他的肚子,肠子淌了出来。旧社会医疗条件差,没有外科手术,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
孔子说,礼是国家大事,说什么“席不正不坐,肉不方不吃”。三爷爷可能不懂这些,但他在许多事情上也是很讲究的。一次,他的一位姐姐家要盖新房,他去帮忙,在院子里打箔。中午了,那位大姐就喊:“他舅,别干了,晌午了,吃饭吧。”三爷爷洗把手,坐在饭桌旁要吃饭了。他见桌子上有一把勺子,就拾起来扔到了门外。他的姐姐忙说:“他舅啊,你怎么扔了呢?这是我给你炒的菜呀。”三爷爷慢慢说道:“哦,我还以为是你熬的浆糊,用来沾鞋底的呢。”
后来三爷爷讲起这事,依然心怀不满:“哼!外甥都娶媳妇了,我就要当舅姥爷了。这样招待我,岂不轻威?让人看轻了。”
有时,三爷爷却是马马虎虎。那时村民家家都养几只羊,三爷爷家也喂了大小的一群。一次,一家人的羊丢了一个,那家女人找到三爷爷家里,指着一头羊说是她家的。三奶奶当然不让,你家的羊怎么平白无故就跑到我家来了?可那女人坚持说她不会认错的。三爷爷在家里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他训斥三奶奶道:“人家自己的东西还能不认得?”也不管三奶奶唠叨着反对,就让那女人把羊牵走了。不几天,那家丢失的羊自己回去了,他们两口子赶忙牵着三爷爷家的羊,登门赔礼道歉不迭。三爷爷并不介意,说:“认错东西也是难免的。”
三爷爷是生产队的饲养员,牲口喂养的人见人夸。他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生产队又让他干了保管员。一年冬天,生产队清理账目,却发现少了3元7角钱,反复核实怎么也查不出钱的去向。有人背后说,钱是三爷爷自己贪污了。那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可不是小事,大队研究后,准备第二天要开三爷爷的批斗会。第二天早晨天气异常寒冷,人们发现三爷爷吊死在村外河边的一棵柳树上。
人命关天,事情及时报告了上级。上级说三爷爷是畏罪自杀,他被当成了反面典型,遗体草草掩埋。
临近年关了,生产队的会计除尘扫屋。他在门框上面的横隔上发现了账目记录,里面一条条明细着那3元7角钱的支出。让一个清白的人受污含恨而死,是莫大的罪过,生产队会计痛心疾首,赶紧向生产队里报告。生产队又向大队汇报,大队报告了公社,公社革委会专门召开了会议。
公社革委会会议决定,恢复三爷爷的名誉,发给三奶奶抚恤金,并为三爷爷树了一块木牌作为墓碑。碑上三爷爷的名字铮铮有骨力,碑文说他是“人民公社优秀社员”。
王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