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法在作文课堂的再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主题教学”是针对传授写作技巧的一种方法,所谓主题教学指的是作文课堂以一个主题为核心,为实现教学目标,创建相关的知识点,再通过学生的实践,实现学生写作技巧的迁移,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
  一、主题教学法的原则
  主题教学法的首要原则是快乐。无数的教育工作早就指出了情绪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学习。试想,很多盲生畏惧作文、厌烦作文,又怎么能够写出好文章呢?让快乐充满作文课堂,让快乐溢满学生的心灵。其实,快乐的作文课堂很简单,也许只要老师把写作的题目设置活一点;也许只要教师教育语言夸张一点,语调抑扬顿挫一点;也许是作文课堂穿插一些笑话、故事等;又或者是多多表扬学生等等。总之,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感受到快乐的方法有千万种,只要老师用心准备,发挥自己的长处,便能让作文的课堂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主题教学法的另一核心原则是实效。要做到实效,说到底是教师心中有个系统的作文知识结构,制定相应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计划既包括对主题教学的制定,还包括对落实主题教学法的辅助措施、学生学习习惯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当然主题教学是实效的根本点,让学生学会可以操作的写作技巧才是解决作文问题的王道。写作技巧可以疏导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更可以让学生利用技巧解决如何写作的问题。那么如何才是可以让盲生学会的可操作的技巧呢?教师必须细细考虑作文的技法和盲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必须仔细研究什么主题是现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从而找到一个小的切入口进行深度挖掘。盲生一旦掌握相关的技法,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的舒展和写作兴趣的提高,作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主题教学法的内容
  主题教学的核心便是设置教学主题,主题教学的设计和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颇多,最主要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下表:
  力争做到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如果主题较大,可以分解成几个小主题。在每个学期起初制定作文教学计划时,心中有数,本学期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写作技巧?他们现有的水平如何?这样制定出一份完整的作文教学主题。同时要考虑主题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同样都是语言描写,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这便是主题设置需要考虑的阶段性。同时,要系统掌握主题下的写作手法,必须考虑主题的连续性。
  三、主题教学法的核心
  主题教学法的核心是知识点的创建。当作文教学主题设置好以后,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目标成为关键,而主题知识点的把握便显得尤为重要。主题知识点,指的就是对完成这一主题分解出若干个知识,一般而言,一节课可让学生学习三、四个知识点,只有掌握了知识点,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写作的技巧。知识点教学是作文主题教学法的关键。以上图的初一年级主题为例,我设置了如下的知识点。语言描写之“乾坤大挪移”的知识点有: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两边;没有提示语。而小标题法可以设置四个知识点:以时间为小标题;以地点为小标题;以事件为小标题;以人物特征为小标题。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点的提炼必须建立在对主题、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非常了解的情况才能有效。提炼知识点一定要切记它的可操作性。
  四、主题教学法的关键
  主题教学法的关键是练习与批改。当把主题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后,目标就已经非常明确了。接着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我喜欢……这个作文题目便可以分解出不同的小标题。漫步海边、山顶远眺、幽幽书房,就是三个以地点为小标题;清晨、黄昏、深夜,就是三个以时间为小标题。一般而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尽量要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然后通过设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的理解得到巩固。同时,在作文批改的时候,即要考虑到作文的整体,也要侧重当日知识点的运用,这样才能将学真正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之,主题教学的原则在于快乐与实效,它的内容便是语文教师根据班级的学情进行教学主题的设置,而主题教学法的核心便是对主题进行知识点的分解,以便让学生学会可操作的写作手法,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举例与练习,创作与批改都是主题教学法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盲聋哑学校。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应该摆脱过去“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刻板、低效、短视的应试模式,应该以“文”带“言”,在“文学、文章、文化”的视野下展开。这一理论认识既体现了作为古代文化典籍的文言文的本质特征,也为文言文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理论的成功建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具体实践操作的变革依然任重而道远。以文言虚词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以应考为原则,以“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为蓝本的套路还根深蒂固。本文试图从以文言虚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大国。千古传唱的众多优美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言志。古人把自己的真挚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熔铸在诗歌中,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表达,达到了文学的极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古诗文在课文中所占的比例,并推荐了一系列必背的篇目,以期达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笔者试就在新课程形势下中学如何加强古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