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教学中应凸显中国元素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书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承袭,在汉字书写教学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环境布置凸显中国元素,教学设计体现中国元素,成果展示升华中国元素。
  【关键词】汉字书写教学;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书写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学的一部分,从本质上看,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承袭,而我们的汉字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此,汉字书写教学担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使命,同时拥有德育的宝贵资源。教育部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中小学校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切实实地搞好写字教学,绝不能把“写字”这门课完全荒废。在汉字书写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科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环境布置凸显中国元素
  最高层次的管理策略是文化熏染。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校园的一景一点都会育人,其设置的基本理念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实现师生生命的“自由成长”“智慧成长”。积极、和谐、浓郁、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文化,会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在无须中约束人,都在潜移默化里育人。一棵树,一盆花,一幅画,一块石……这些看是很平常的东西,因为和生活、生命连在一起,就有了特别的心理暗示,有了超出景物本身的丰富意蕴。这些最终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博爱的精神,一种严于律己的道德要求,一种高雅的行为准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优先让能反映民族文化的中国元素占据重要的位置。首先在名人画像的选择上让我国的书法家闪亮登场。很多学校很重视名人画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但在选择人物类型方面侧重于科学家和政界名人,忽视了中国的书法家。应让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书法名家和学生亲密接触,亲其人、练其字、学其志,让我国的书法家也成为学生心中学习的榜样。其次,在校园设立书画艺术长廊。将中国书法艺术作品、国画作品放大张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如设立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家园,将国画和赞美四君子的书法作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兰亭序》《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相映成趣,既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又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最后将班级的名人名言进行变革,由印刷厂的印刷体改为学生的书法作品,让学生自己设计、书写、装裱,既锻炼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又让学生覺得非常亲切,增加了育人效果。
  二、教学设计体现中国元素
  汉字的书写教学同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在教学设计上要让学生感觉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对写字有兴趣,将写字当成是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一)书法欣赏,激发书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书写枯燥无味,学生有兴趣的不多,这就给汉字书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汉字书写时,教师应安排书法欣赏的环节,出示我国古今中外的名家名帖,让学生欣赏。教师并适时地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产生书写的兴趣。有条件的地方教师还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到碑帖的现场去参观学习,让学生和古代的书法家进行心灵的对话,激发其写字的热情。
  (二)教师示范,教授书写要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书写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自己的字都写不好,羞于见人。你说学生对他的指导又能听进去多少呢?因此,为了提高写字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自己练字,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在课堂上当堂示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民族音乐,营造书写氛围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潜移默化、积微成著的作用。在学生写字的时候,放一些轻柔舒缓的古筝乐曲,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民族文化的氛围中,让写字课堂不再枯燥,充满艺术。
  三、成果展示升华中国元素
  (一)设立书法乐园
  班级布置中开辟书法天地,设立书法乐园,如设立丰收园、活动园、芳草园等。丰收园里可以有学生获奖的作品、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名单等。名作园有供师生欣赏、学习的名家书法作品。活动园里可以是全校师生参加的各项书法展示、交流、竞赛、参观、拍卖等活动。芳草园里是学生的优秀书法作业和作品,成为学生浏览、互相交流学习的场所。
  (二)设计书法作品
  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度,这种法度是千百年经过历代人他们总结出来龙去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法度,所以,书法不能简单理解为写字。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把它放到大的文化背景下,才能理解其价值意义和价值。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象形文字随着国家的灭亡而走向消亡,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即使在今天的电脑时代,汉字也是输入最为最快捷的文字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同,而方块字却能让我们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所以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维持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书法作品,将写字教学上升到艺术创作的层次。
  (三)独立书写春联
  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春节到了,可以组织学生到小菜场、社区居民写春联。与老干部书法家协会联谊,参观书法社、走访书画名家。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是为学生搭建的平台,让学生学有所用,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练习书法的积极性。
  汉字是中国文化交流的传统工具。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国元素在汉字书写教学中的作用,让汉字书写教学的课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阵地。
  参考文献
  [1]李连宁.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水是天下至柔之物,故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诗句;水是天下至清之物,故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水是天下至纯之物,故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水的这种柔、清、纯特性很适合表达相思恋情。自古以来,很多爱情往往发生在水边,敏感的诗人们用水来表达爱情。本文旨在探究这古诗中奇异的爱情“水”意象,看看诗人们是如何借助这奇异的水来诠释爱情的。  【关键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