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立体式”建构——以《诗情画意说“富春”》为例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构背景rn欣赏课能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陶冶情操,扩大美术视野,是实现学生人文涵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欣赏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并在实践中解决.2012年3月,杭州市教研室组织进行了“京杭两地《富春山居图》同课异构活动”,笔者有幸参与执教.通过一次次的思考、改进,到最后课堂的呈现,课后反思,我对美术欣赏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立体式建构的观点,并求教于同行.
其他文献
一场成功的文艺晚会不仅能很好地体现这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并且生动展现了晚会导演的艺术功力。电视文艺晚会越来越多的运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节目,为什么艺术创造者和导演要广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不管是对学习还是生活、工作都有着重大影响。学好英语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大众在事业发展与工作生活必须拥有的技能。在初中阶段打好英语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rn在中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传统艺术的内容,值得广大美术教师思考的是:在这些传统艺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些什么?rn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模糊语言,一首好诗总是意蕴深长,境界开阔,诗的物象与意象是完美有机统一的。诗歌作为生活的反映,是一种含蓄的美,中国诗歌不同西方诗歌大概也在这一点上。
电视民生新闻强调新闻内容“平民化”的表达方式,主持人从平民的视角出发,采用与观众轻松随和的“交谈”方式,对硬性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的软化加工。 TV livelihood news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教师探索学生差异性的教学也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尽可能全面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
“软陶纽扣总动员”是我校自主开发的综合探索活动课,在四五年级学生中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眼睛——纽扣资料大搜索”,第二阶段“小巧手——软陶纽扣自己做”,第
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专门性人才目标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对于高等人才普遍性素质的最基本需要。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从公共基础课程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超乎作家意外的神奇效果,正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在心灵深处的沟通与共鸣
当前教学实践中“低效教学”的存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部队院校教学中同样存在“低效教学”的现象。导致“低效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部队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