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合作显得异常重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兴起了合作学习的热潮。21世纪初期启动的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中被大力推行和广泛使用。
一、目前合作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其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由教师主宰了一切。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几个学生围在一起,漫无目的地去合作,学生觉得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合作学习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
教师普遍抱怨开展合作学习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无法真正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于是合作学习成为展示课的必要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去教,也应该知道教些什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正确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
二、适合合作交流的历史学知识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长处在于能够集中团队的力量达到仅凭个人的智力、精力无法实现的目标。合作学习也适用于需要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更全面地看待一个事物的任务,需要多种知识联合才能完成的任务。历史学包含两大类知识:一类是史实性的知识,是客观存在过的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另一类是认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据具体的史实,对历史的认识、理解、分析和感悟。这类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
够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国民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可谓发挥着先锋的作用,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如今,要想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责任感,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当时学生们的种种爱国行为,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历史是无价之宝,当前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国民教育的重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与国民责任感。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国民责任感,选取典型的历史人物作代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历史人物的不凡人生能够给学生以极强的震撼力和引导力,也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同时也可拓宽知识面,在进行国民教育方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关方面的题目教师可提供参考:《心灵之灯——我看苏格拉底之死》《天空之城——小论空想社会主义》《中国的脊梁,民族的灵魂——抗战人物介绍》……
通过播放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和史学题材的电影当然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些资源是对历史教材史料的补充和拓展,同样在国民教育方面有着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方面的电影有《甲午风云》《喋血孤城》《建国大业》《钱学森》等,在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世界公民意识方面的优秀纪录片有《大国崛起》等。
发挥历史课堂的重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责任感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崔允漷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一、目前合作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其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由教师主宰了一切。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几个学生围在一起,漫无目的地去合作,学生觉得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合作学习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
教师普遍抱怨开展合作学习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无法真正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于是合作学习成为展示课的必要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去教,也应该知道教些什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正确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
二、适合合作交流的历史学知识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长处在于能够集中团队的力量达到仅凭个人的智力、精力无法实现的目标。合作学习也适用于需要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更全面地看待一个事物的任务,需要多种知识联合才能完成的任务。历史学包含两大类知识:一类是史实性的知识,是客观存在过的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另一类是认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据具体的史实,对历史的认识、理解、分析和感悟。这类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
够在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国民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可谓发挥着先锋的作用,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如今,要想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责任感,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当时学生们的种种爱国行为,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历史是无价之宝,当前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国民教育的重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与国民责任感。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国民责任感,选取典型的历史人物作代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历史人物的不凡人生能够给学生以极强的震撼力和引导力,也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同时也可拓宽知识面,在进行国民教育方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关方面的题目教师可提供参考:《心灵之灯——我看苏格拉底之死》《天空之城——小论空想社会主义》《中国的脊梁,民族的灵魂——抗战人物介绍》……
通过播放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和史学题材的电影当然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些资源是对历史教材史料的补充和拓展,同样在国民教育方面有着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方面的电影有《甲午风云》《喋血孤城》《建国大业》《钱学森》等,在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世界公民意识方面的优秀纪录片有《大国崛起》等。
发挥历史课堂的重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责任感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崔允漷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