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区青少年肥胖类型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来源 :卫生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16-2017年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12~17岁青少年肥胖类型和血压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项目中我国东部地区12~17周岁的青少年共8279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体质指数、腰高比将研究对象划分为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4种类型.依据“中国3~17岁儿童每岁、身高对应的血压标准”判定不同肥胖类型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血压偏高的情况.利用x2检验、方差分析与多水平线性模型、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中国东部地区12~17岁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13.66%(1069人),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8.79%(1782人).其中非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2.85%(732人),血压偏高检出率13.79%(999人);一般性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20.45%(99人),血压偏高检出率23.62%(160人);中心型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6.95%(32人),血压偏高检出率14.64%(87人);复合型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6.68%(206人),血压偏高检出率42.42%(536人).血压偏高检出率男女生间(x2 = 8.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水平模型结果:中心性肥胖仅女生血压偏高风险显著高于非肥胖组(OR=1.50,95%CI 1.12~2.02);肥胖的男、女生正常高值血压(OR = 2.05,95%CI 1.62~2.58;OR= 1.83,95%CI 1.38~2.42)、血压偏高(OR = 2.06,95%CI 1.59~2.67;OR= 1.57,95%CI 1.15~2.14)的风险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复合型肥胖的男、女生正常高值血压(OR = 3.80,95%CI 3.19~4.51;OR=2.79,95%CI 2.30~3.37)、血压偏高(OR = 4.07,95%CI 3.39~4.88;OR= 2.84,95%CI2.32~3.46)的风险显著高于非肥胖组.结论 中国东部地区12~17岁青少年群体中,不同肥胖类型与血压水平相关程度不同,复合型肥胖血压偏高风险最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双酚A(bisphenol A,BPA)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BPA染毒大鼠体内实验,结合人肝细胞系HL-7702体外染毒实验研究双酚A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将28只雄性SD大鼠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的邻甲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硅胶管采样,用无水乙醇解吸,经聚乙二醇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0 μm)分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在石英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lung fibroblasts
目的 分析餐馆菜肴中的钠含量及分布.方法 通过专家讨论确定6个菜系,于2019年在北京市12家餐馆采集179道菜肴,在成都市6家餐馆采集125道菜肴,共采集304道菜肴.对于有较多汤汁
目的 探究中国八城市老年人能量、蛋白质摄入水平与肌肉衰减症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6年的“中国城市成年人群膳食与健康关系研究”.采用立意抽样和多阶段整群抽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