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gc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教学水平,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我国开始实行新课改。在新课改之后,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现有教材进行重新处理,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应化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化学素养。本文针对这一内容探讨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策略
  自实行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化学学习能力,掌握化学学习技巧。为了进一步强化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接下来,我们就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问题进行详细研究。
  一、理解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提高教学能力
  1.转换教师角色,张扬学生个性。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材为工具,对学生进行传授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足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2.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新课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课本内容,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能更灵活地处理化学教材,拓展学生学习知识范围。
  3.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提高教学能力,采取多样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的多媒体设备种类逐渐增加,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设备教学。
  二、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加强课堂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学生尽可能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按照相应的步骤实验。在实验中一般的步骤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比如说在学习苯的分子结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依据苯的元素质量推算出苯的分子式,即C■H■,然后让学生依据烃的实验方法提出假设,引导学生实验,并提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苯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2.拓展化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如果只依靠书本,那么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扩展相关化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化学课外活动,让学生阅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科普读物,举办一些化学知识竞赛或者是化学小论文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化学课程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实际生活脱节,应该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化学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健康饮食、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化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达到化学教学目的。
  三、落实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
  在新课改要求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培养学生的最好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兴趣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实验法,通过化学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设疑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获得化学知识。三是竞赛法,在课堂上举办一些化学知识竞赛或者是实验竞赛等,让学生通过竞技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这些方法。
  2.生活化教学法。
  在新课改中要加强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尽可能列举实际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探究性教学法。
  新课改要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出发,让学生通过化学探究,提高学习兴趣。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全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
  在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能力,发挥学生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究。
  (2)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总结规律。
  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反应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向学生介绍反应规律,不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推导,那么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推导。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多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不断强化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化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一、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要使学生渴
期刊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管理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
目的:对应用氯沙坦钾在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氯沙坦钾在社区控制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连续2年参与
目的: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在我们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
目的:分析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治疗的80例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
目的:评价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前(2016.01月-12月)后(2017.01月-12月)分别选择100件手术室医疗设备,纳入到对照
摘 要: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充分体现教师是如何引导的?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高度融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 教师导 学生学 探究活动 自主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学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落实。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发展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