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三大战役”(下)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害人类的恶魔—脊髓灰质炎


  传播广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由“脊灰”病毒引起。该病毒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所以也叫小儿麻痹症。
  “脊灰”对人类的健康长寿危害巨大。例如,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脊灰”大暴发是在1916年,最终2.7万人死亡。又如,美国1952年的第二次“脊灰”大暴发,共确诊5.8万人,3145人死亡,21269人残疾。

“脊灰”杀手—“脊灰”疫苗的诞生


  第一种“脊灰”疫苗—灭活“脊灰”疫苗(简称IPV,是一种注射型疫苗),由美国实验医学家、病毒学家索尔克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于1953年1月26日宣布研制成功。IPV于1954年通过了近200万例儿童试验—“索尔克疫苗试验”。1955年4月12日,索尔克的团队正式宣布疫苗安全有效,发明成功,并随即开始用于临床。第二种“脊灰”疫苗(也是第二种口服活“脊灰”疫苗,简称OPV)由出生在波兰的美国医学家、免疫学家萨宾在1955年研制成功,并在1961年进入临床,1963年正式批准上市商用。OPV经过中国病毒学家顾方舟的团队在1958年改进后,昵称“糖丸”。
  这里有一个问题:不是已经有IPV对付“脊灰”么,萨宾为什么还要研制OPV呢?
索尔克

  原来,萨宾研制OPV有这个背景:IPV不能预防最初的肠道感染,他决定改进这个缺陷;把注射型改为口服型,以便于给药,并且效果持续的时间更长。
萨宾

走完“脊灰”最后一千米


  天花灭绝之后,1988年的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计划于2000年前消灭全球的“脊灰”。然而,世界卫生大会的“‘脊灰’如意算盘”至今没有“打完”。为了尽快消灭“脊灰”,比尔·盖茨夫妇的“比尔及美林达基金会”在2010年1月29日宣布:在未来10年将增加至少100亿美元,用于帮助世界最贫穷的国家研发和使用疫苗。

麻疹病毒—已知最具传染性的病毒之一


  兒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后遗症包括:色素沉着伴随糠麸样脱屑,并发呼吸道疾病—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以及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目前无特效药治疗。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球每年就有大约260万人死于麻疹。肯尼亚在2002年的“首次公共麻疹疫苗加强剂注射运动”,就覆盖到了1300万名儿童。

恩德斯领衔的团队发明麻疹疫苗


  1954年,由美国医学家、病毒学家恩德斯,以及他的两个学生与助手病毒学家韦勒、儿科专家和病毒学家罗宾斯带领的团队,开始研究麻疹疫苗,直到1961年麻疹疫苗宣告试验成功,1963年首先在美国被获准使用。他们开创的新方法—一种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被称为“恩德斯-韦勒-罗宾斯方法”(简称“恩韦罗法”)。随即,“恩韦罗法”迅速传遍全球—以该法为基础,针对各种病毒及其疫苗(迄今已不少于几百种)的研究蓬勃发展,进而开启了控制和消灭病毒性疾病的艰难曲折但又宏伟光辉的征程。

让全球受惠的创新—“恩韦罗法”

罗宾斯、韦勒和恩德斯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卡雷尔是因为“对血管结构的研究、发现一种缝合血管的方法,以及器官移植、组织培养等工作的杰出贡献”,独享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法国医生、实验生物学家。病毒微小到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绝大部分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只有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窥其“真身”。病毒进入机体后,需要经吸附穿入细胞内,才能借机体细胞本身的代谢系统“繁衍”后代。因此,要在体外培养病毒,首先要能够在体外培养活的组织细胞,离开细胞环境,病毒是难以观察到的。为此,卡雷尔创造了繁琐的技术—“卡雷尔细胞培养技术”来解决。此后,病毒学家们尝试在体外让病毒感染活体细胞并取得了成功。不过,此时的活体细胞并不是经人工培养的细胞,因而存活时间较短,无法满足进一步的研究需求。接着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恩德斯带领的团队用新方法来培养“脊灰”病毒,并且用人的胚胎组织替代了神经组织,结果取得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成功—“脊灰”病毒不但在脑组织内成长,在皮肤、肌肉与肠组织内也会成长,并能方便地观测到。这意味着病毒学家们终于可以像细菌学家那样在体外、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病毒了,这就是“恩韦罗法”。
  1971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和疫苗学家希勒曼发明了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希勒曼共开发出40多种疫苗,比其他任何科学家都要多,被誉为“现代疫苗之父”。当今国内外常用的单独麻疹减毒性活疫苗,按接种途径可大致分为皮下注射型、喷雾型和口服型三大类。
20世纪中期美国患脊髓灰质炎的儿童
卡雷尔
希勒曼

美国的“麻疹乌龙”


  美国现代史上麻疹疫情最严重的一年是1958年:病例超过76.3万个,死亡552人。1963年,美国引入麻疹疫苗,使其后的麻疹发病率下降超过99%,并在2000年宣布该国“已经消灭麻疹”。然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却在2014年报告了当年有644例麻疹患者,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峰值。而且,受从2018年开始的全球麻疹大规模死灰复燃的影响,美国在2019年截至5月22日的142天里,就有24个州确诊了880例—创25年来的新高。于是,“美国已经消灭麻疹”成了“乌龙球”。

麻疹为何如此猖獗


  麻疹为何会“死灰复燃”?除了没有像天花疫苗那样“一次就生效”的麻疹疫苗对付“太厉害的”麻疹,还有“背后的真正原因”—与人们的观念冲突。
  接种麻疹疫苗,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还是掺杂着伪科学、民粹主义、人权、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因家长陷入“疫苗犹豫”—包括对麻疹疫苗,全球有1/5的儿童无法接种常规的免疫,其中每年有150万名儿童因为现有的疫苗完全能够预防的疾病死亡。
  为什么会有“疫苗犹豫”呢?因为有“反疫苗运动”。“反疫苗”的外因之一,是误信了常见诸报端的谬论:“疫苗使儿童患自闭症。”这些谬论,包括英国肠胃病学家韦克菲尔德博士于1998年在世界顶尖的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同行评议”發表的论文中,把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与儿童自闭症直接联系起来。但此后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多证据,证明不存在这种联系。
  2010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裁定,韦克菲尔德等“在进行和发表研究的过程中,从事过不当行为”,《柳叶刀》也在当年正式撤回该论文……至此,风行了12年的谣言基本终止。然而,“反疫苗”并未停止,所以WHO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把“疫苗犹豫”与登革热、艾滋病等,排进“全球十大健康威胁”。

消灭“麻疹”任重道远


  2000年,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又计划于2020年前消灭全球的麻疹。然而,迄今还在拉锯、胶着—消灭近年又有卷土重来之势的麻疹,依然任重道远……

  不过,我国是世界上最接近成功消灭麻疹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麻疹的发病率曾高达5000例。从1964年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机构联合研发出麻疹减毒活疫苗,并从次年用于临床开始普遍接种之后,已控制了大流行:发病率从1267例一路降到2004年的5例、2017年的0.43例。而WHO的报告显示,在这一年,全球死于麻疹的达45.4万人—平均大约52人/时。

与“脊灰”、麻疹斗争的启示


  启示一—“计划不如变化”
  世界卫生大会消灭天花的计划,仅用13年就实现了。于是,世界卫生大会就有了前述于2000年前、2020年前,分别消灭“脊灰”、麻疹的计划。但目前看来他们乐观了一点。
  “科学是不能计划的”—美国“攻克癌症计划”又是一个典型的败例。1970年,挟1969年“阿波罗”首登月球成功的“余威”,美国总统尼克松拨款300亿美元,资助攻克癌症的研究,雄心勃勃地在就职演说中宣布了攻克癌症的“五年计划”,为19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辰200周年献上厚礼。但结果是:宣布失败而“曲终人散”。
  启示二—灭绝天花之法不能被麻疹、“脊灰”复制,应更换思路
  “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192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的这一高见表明,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应更换思路、发明创新,才能让消灭“脊灰”、麻疹的计划拨云见日。
其他文献
英国皇室不久前公布了2016~2017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英国女王去年的官方净支出为42万英镑。女王的钱从哪里来?英国女王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部分,英国财政部下发的“女王拨款”、王室私产以及自身投资。英国法律规定,政府每年要对女王进行拨款,而这部分款项又依托于女王名下“王室地产”的盈利。王室地产是一家独立的商业房地产公司,在伦敦等地拥有大量房产。名义上这家公司归英国君主所有,但其实所有的利润都要
国际日是由联合国大会讨论确定,或由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任务而确定,旨在推动国际社会进一步重视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活动日,比如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国际和平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等,无不显得“高大上”。其实,还有一些比较“接地气”的国际日活动,令人意想不到。  1. 国际不打小孩日  国际不打小孩日又称“无巴掌日”,是由美国一个反体罚组织1998年发起的,时间是
中国历史朝代歌中有一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我们将前三句概括便是本文要讲述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跨度不短,从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到589年隋军灭陈完成统一,前后达369年。在这段时期里,华夏大地政权更替频仍,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不过,此时的社会思潮并未陷入桎梏,反而激荡澎湃,孕育出艺术上崭新的姿颜,整体上比汉代又前进了一大步。我们先就这一時期图画的题材和风
我们生活在一个磁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受到地球磁场的呵护,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与磁打交道,从普通电话机到电冰箱、电磁炉,从车票到银行卡,从发电机到磁悬浮列车……让我们走进磁的世界,去了解磁的慈爱和任性,去欣赏磁的奉献和风采!  慈爱之石——粉身碎骨不改“初衷”  我国是用文字记载磁现象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中就有对“磁石”的描述:“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
丝绸之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近日,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国人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小组确定了6个在地区纬度方向上受到强烈自然选择的基因,它们在基因频率上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充分展现了饮食、气候、病原体等因素对中国人群的演化所起到的选择作用。比如,由于古代在北方、西北等地区如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省份蔬菜获取比较困难,导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肉类摄入比例较大,因此,促进脂肪代
全球最富城市排行  如果以城市居住人群所拥有的财富来排名,最富有的城市会是哪里?市场研究公司New World Wealth最新的报告显示,全球最富有的15座城市一共有价值24万亿美元的财富,这相当于全球财富总和的11%。在统计了居住在各个地区人群所拥有的房地产、现金、股票和企业股份之后,纽约市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以价值3万亿美元的财富名列榜首。伦敦以2.7万亿美元的财富总额,从上次的第一滑落至第
最近,一位朋友给笔者发来了一篇小文《这4种食物竟然不含维生素C》。其实,此文乃旧文一篇, 来自日本WooRis网站,“这4种食物”分别是酸梅干、鸡蛋、鱼料理和大豆,网站上的文章为它们做了如下的点评。  酸梅干口味酸爽,但它的维生素C含量为零。一般我们会认为酸的食物维生素C含量丰富,但事实上,酸爽的口感是因为柠檬酸,而并非维生素C。不过,柠檬酸可以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  鸡蛋富含蛋白质,营养物质丰富
尽管人们已经知道,鸟类在听到雏鸟乞食的叫声后会带食物回巢哺育子女,但雏鸟的叫声具有怎样的特征,又是如何向父母表达自身需求的呢?科学家以澳大利亚野生斑胸草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鸟类父母对雏鸟各类鸣叫声的不同反应。通过给雏鸟体内注入压力激素,并将其叫声与注射之前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处于压力状态下的雏鸟叫声更为尖锐。听到子女发出的“压力叫声”后,父母不仅会更加“勤奋”地觅食,还会在鸟巢中停留更长时间,以抚慰
皮蛋又叫松花蛋、变蛋,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早在汉唐时代就已经出现。它是以鸭蛋为原料,用生石灰(氧化钙)、草木灰、茶叶末、盐、黄丹粉(又叫铅丹、氧化铅)、稻壳等成分混和稀泥灰包裹腌制。随着时代变迁,皮蛋制作工艺已经逐步演变为烧碱、硫酸铜和浸泡工艺,但一直不变的是人们对皮蛋含铅的担忧。皮蛋到底有没有鉛?无铅皮蛋真的不含铅吗?吃皮蛋是否对健康有危害呢?  曾经超标率惊人  铅对人体的危害已经有很多证据,它
超高压加工技术(UHPP)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食品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冷杀菌。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已经发现超高压的灭菌作用,但由于设备昂贵无法进入消费领域。20世纪90年代,日本明治屋公司首先将其应用于产品生产,最早是加工果酱。当时该技术引起了轰動,被认为是新世纪的食品技术。  超高压灭菌的原理  一标准大气压大约是0.1兆帕,超高压灭菌的压力一般是100~1000兆帕(即10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