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学习曲线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手拉足蹬(Hippocrates)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学习规律。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轮转的北京大学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由同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理论及实践教学。每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Hippocrates法整复2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计算每一次手法整复的累积和(CUSUM)值σ,使用R软件作出学习曲线;再采用线性回归过程拟合一元四次回归曲线,并估算该拟合学习曲线的95%置信区间。对该曲线的拟合曲线求导,得到学习曲线拟合线随重复次数变化的规律。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基于实际CUSUM学习曲线,寻找CUSUM的最优分界点。

结果

采用最大选择检验发现,操作次数为7次时为CUSUM上升的水平的分界点。

结论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训练7次后即可熟练掌握Hippocrates法手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精英、社会栋梁"特质的卓越医学人才,同济大学医学院进行了医教研协同的拔尖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在教学上,实行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的学习,实施"早期临床、全程临床"训练体系。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上,实行全程导师制和基础—临床双导师制,建立创新基地和三级科学创新体系。同时,为医教研协同的拔尖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医学史知识融入中医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是积极推进这一"结合"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增强中医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中医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医学史知识要有效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审慎凝练中国医学史知识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于2008年成立"八年制创新班",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了了解创新班的培养效果,为相关改革提供依据,本文对改革近十年创新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业兴趣等进行分析。相较于传统培养模式,创新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优异,且学生在专业兴趣、自我规划、专业信心和自我评价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创新班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目的 建立测定血清中吡哆醇(VB6)、硫胺素(VB1)、烟酰胺、核黄素(VB2)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方法 小鼠血清样品经Strata-X聚合物固相萃取柱(30 mg/ml)处理后收集洗脱液进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