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封式防臭地漏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家都有地漏,要是地漏的质量不好,小东西也会带来大烦恼,下水管往屋里返臭气,有小虫子飞出等。
  我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让家里人很头疼。爸爸本想换一个好一点儿的地漏,可这个地漏被水泥砌得很结实,怎么都拿不出来。我想,还是把这个地漏改造一下吧。
  密封不好是这个地漏的主要缺陷,如何能严密堵住下水道里的臭气,并且还能让地面上的水顺利地流下去呢?一天,我看见爸爸用一根长管子给鱼缸换水,在水管的U形弯曲处总是有水存在。我想,水是可用于密封的液体,它不仅能堵住空气,而且还有很好的流动性。这里的水就能很好地把抽水管堵住,如果一头的压力大还能把水排出去。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吗?于是,我就设计了水封式防臭地漏。
  地漏中间的主管是直径32mm的PVC管,隔板把这个管子从中间分成两半,形成了U形管。当地面上的水顺着管子流下时,管子进水这半的水压就会过大,压迫出水这半的水位上升,升到出水口的位置时水就会被排出去。当进水口停止进水时,进水口这半管子里的水压和出水口这半的水压保持平衡,高于出水口的水排出去后,水面停在出水口的位置就不再排出。这样,管子里就会保存一定量的水,水也会把能从出水口进来的臭气阻挡住。PVC管的下部用饮料瓶口封住,如果有异物掉进管子里,取出防臭地漏,把饮料瓶盖拧开,就能很容易地清除异物了。
  设计好后,爸爸带我买了PVC管子、胶水和一些工具。我先将PVC管切下13cm长,磨平两端,在上面1/4处开个出水口,这样,地漏的主管就做好了。我又找一片塑料板,裁成和PVC管内径一样宽窄的条,把上面一端折弯,然后,锉成半圆形。下面的饮料瓶口就更好做了,找一个和PVC管内径差不多的饮料瓶口,剪下来就行了。
  所有的部件都做好了,剩下的就是把它们用胶粘上。注意,最好用凝固快、粘塑料效果好的胶。再把原来的地漏盖和这个管子结合上,新的地漏就改成了。看,我做的防臭地漏,很不错吧!
  经过几个月的试用,这个改造好的地漏就像一个忠实的卫兵,把守下水口,防止臭气和小虫出来。家里的空气清新了,家人都很开心。如果你家也有这样的问题,就和我一样动手改造吧。
  让我们用双手建造美丽的家同!
  (本项目参加2011年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作者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称号。作者: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学生:指导教师:刘燕)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穿衣早已不是单纯为了保暖。我们在享受衣服变化带来快乐的同时,又为不同材质衣服的洗晒保养而伤脑筋。如羊毛类衣服水洗后晾晒时容易变形,棉质的衣服比较难晾干。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晾衣架上。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衣服变形多数是因湿衣服重,或因衣服领口、裤头过小或过大,而没有合适的衣架晾晒而引起的。我们想到衣架要增加着力点及大小以防衣服变形;增大衣架的表面积,达到快速晾干衣服的
你看见我了吗?  哈!一群神奇的动物正躲在暗处偷着乐呢。快睁大你的一双慧眼,把它们找出来吧!  下这些照片是世界著名自然摄影师和环保主义者阿尔特·沃尔夫的作品,他为了追求自然摄影梦想,35年来足迹遍及每一个大陆,用独特的视角展现生机勃勃的野生动植物和神奇的自然风景。  我们在娱乐的同时,别忘了要向他致敬!
“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这句话虽并非出白海蒂·拉玛之口,却真真切切地成了她的写照。在那个黑白片时代,她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费雯·丽也因长得像她而备感自豪。不仅如此,她还发明了“扩频通讯技术”,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科学家”。    美丽的过失    海蒂·拉玛本名海德维希·爱娃·玛丽娅·基斯勒,1914年11月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她的父亲是当地知名的犹太银行
学费真贵    某大学宿舍来了个家住草原的同学,大一报到时互相介绍,这个同学说:“学费真贵,卖了头牛交的学费!”宿舍另外五个孩子听了都挺同情他,在生活上多加照顾,能请吃饭就请,毕竟人家为了上学把家里的牛都卖了,太不容易了!  第二年开学,这个同学又说:“学费真贵,卖了头牛交的学费!”宿舍同学又为他担心起来,毕竟中国西部的经济不是很发达……  第三年开学,他又说:“学费真贵,卖了头牛交的学费l”终于
眼睛是观察世界的窗口。与人类的眼睛相比,动物的眼睛功能更加奇特,观察的范围、远近、感受和效果也大相径庭。  一、热眼,代表动物——蛇  蛇: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老鼠和兔子这样的小猎物,像大象、水牛这样的大家伙自然没问题。你们人眼感觉不到红外线,但我能产生敏感反应。凡是物体都有内能,而且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我感觉越清楚,所以人们称我有热眼。我的热眼长在眼与鼻之间,
动脑思考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花桑,有了它,我们才会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妈妈有高血压和颈椎病,总是头痛头晕。爸爸是中医大夫,经常给妈妈做按摩治疗。一天,妈妈在家又犯颈椎病了,爸爸不在家,我一时手忙脚乱,束手无策,只能把妈妈扶到床边,给她垫上爸爸事先准备好的颈椎枕。过了好半天,妈妈的症状才慢慢缓解。看着妈妈痛苦的表情,我想如果下次妈妈再犯病,爸爸又不在,那我可怎么办呀!上网查也没查出好办法。我左思
说起难民,你可能会想到战争,想到迫害和屠杀……然而,没有这类灾难,你一样可能成为难民——环境难民。  “环境难民”一词,最早见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前执行主席纳菲斯·萨迪克博士的《1988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目前国际上对“环境难民”还没形成一个定义,但从字面上可以认为,是指因为环境恶化不能再维持生计而被迫长期离开原住地的人。虽然是个新概念,但是这种难民的存在却古已有之,像历史上某些国家有关洪水的传说
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30%的人摔过一大跤,更有平衡能力差的老人由于害怕摔跤而限制了自己的身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另外,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记忆力下降,经常记不住自己或子女家的位置,所以不敢外出。基于这些,我提出了为老年人研制智能拐杖的构想,在鼓励老年人外出行走、积极生活的同时又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智能拐杖的基本功能  (1)摔倒监测:通过倾斜传感器监测拐杖是否倾倒,从而判断老人是否摔倒
摘 要 科技部高新司、人事司、政策司举办的全国新材料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参观、交流感想等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学习了新材料领域的相关知识,就新材料领域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世界新材料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热点等,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如何创新发展,如何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深入思考。  关键词 新材料;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
一  1986年初夏的一个下午,北京十三陵东南山林区护林员宋石良发现,对面山上一棵大树突然起火,燃烧的树枝掉落在地面的干草上,火势迅速蔓延。顿时,大火熊熊,浓烟弥漫。宋石良跑进值班室抓起电话报警。消防人员和当地驻军火速赶到,很快扑灭山火,保住了连绵几百平方公顷的森林。  事后警方调查起火原因。那天虽然天气晴朗,但气温只有20多摄氏度,离柴草200多摄氏度的燃点相差甚远。人为纵火更不可能,因为火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