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管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直视手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直视手术后应用呼吸道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2年1月~12月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将2013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相关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结果

采用呼吸道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对患者及患儿进行呼吸道管理,即有利于患者心脏相关功能的恢复,又可以有效抑制术后感染、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院外随访护理在肺结核患者出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即将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在院时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院外随访护理,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病情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在服药、饮食、运动、定期检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胸部CT病灶变化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角色受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而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显著的提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在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和2周的应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和2周,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HAMD评分、HAMA评分及NRS评分均要优于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护理模式对门诊注射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我院门诊注射输液室发生的各类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统计,并制定质量控制的护理模式。选取2014年1~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输液室就诊的患者实施质量控制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液环境、接待、核对药物、用药指导、输液前解释、护士专业操作水平、输液时健康教育、“三查七对”、巡视、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情况,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均P< 0. 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及饮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情绪状态、术后并发症、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低,术后并
期刊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自评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漏发生率、感染率、尿管脱出率、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
目的探讨早期机构化心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诊治的哮喘患儿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FEV1、PEF,IL- 12、IL- 13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FEV1、PEF、IL- 12、IL-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