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发展与展望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层建筑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具有很强的推动意义,它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标志。随着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趋势,建筑高度与日俱增,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中都较为常见。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发展 展望
  一、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特点
  1.建筑高度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有22层高的上海大厦、24层高的上海国际饭店等;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了27层高的广州宾馆、114米高的广州白云宾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高度超过150米的建筑更是高达100多栋;而截到目前,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则多达200多栋,不少新建的建筑高度将超过600米。由此可见,我国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一再突破高层建筑高度极限,而且带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建筑结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
  各类高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高度不断增加,而且面对新时期客户需求程度不断提高,这要求高层建筑的建筑功能在建筑艺术和建筑造型等方面能够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迅速,高层建筑物的个性化体现程度在不断提高,如楼板与外框结构仅通过若干点连接等。这些设计复杂的建筑物在理论上都超出了现行的设计标准,在以往的建设经验中都是没有的。特别是对于抗震的要求,需要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特别考虑。在台风频繁的地区,还要充分考虑台风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3.机构以中钢—混凝土混合为主
  国外的高层建筑结构多以纯钢结构为主,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则以中钢—混凝土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在超过300米高的建筑中混合结构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许多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为钢混凝土框。一方面,既保留了钢结构的技术优势,又保留了混凝土造价低廉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人力成本较国外较低,相比于纯钢结构采用混合结构更加具有经济方面的优势。
  二、探究国内高层楼宇框架和设置标准
  1.标准准则设置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高层楼宇发展步入高速阶段,以往国家很少接触到建设高层楼宇,基于引领国内的建筑框架探究,1989年8月我国有关单位发布执行了《钢筋混凝土高层楼宇框架筹划与动工准则》,限定了高层居民楼宇钢筋混凝土内部框架至少为9层以上,并严密限定了高度的总体范畴:非防震区域或设防烈度6度时醉倒140m,设防烈度为7度时醉倒90m,设防烈度为8度时醉倒50m。之后的高层楼宇不断建造,1994年发布了《钢筋混凝土高层楼宇构成设计与动工准则》,决定将可行范畴上调至底部大领域剪力墙和筒体构成,可行高度也提升至190m。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很多高层楼宇,所以国家在2003年发布了《高层建筑混凝土构成技术准则》:(1)加入了混凝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合理的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诊断、矫正的作用,只用正确合理教学评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激发学生潜能,形成有效阅读,教学评价要注重评价学生的个性,转变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教师担任辅导和协调角色,扮演引导和评价角色,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表扬激烈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