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毒性藻类及其溶血活性的三维荧光光谱识别研究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小波分析和Fisher判别等方法,研究了典型鱼毒性藻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及卵圆卡盾藻(chattonella ovata)在不同铁浓度培养条件下各生长期的溶血毒素与三维荧光特征光谱的关系。通过Coif2小波分析发现,鱼毒性藻类与非鱼毒性藻类的荧光特征谱差异主要集中在第1~10个数据点(波长λem=650~680 nm)和35~47个数据点(波长λem=725~750 nm;λex=400~425 nm)的荧光强度变化。利
其他文献
国有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国有林地流转是实现林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形式。要保障国有林地市场的有序流转,必须要建立林地规划制度、对林地流转进行宏观上的调控,根据不同地区
在谱带朗伯定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光束在透过塑料薄膜时光强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谱带积分透过率定义并建立基于谱带积分透过率的薄膜厚度测量模型。采用不同厚度的聚丙烯
根据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原则,针对应用型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建设上,提出了以提高人文素质、拓宽口径、构造专业方向知识体系、注
采用卷入能力强的机械搅拌法制备Zn-4.5Al-RE-Mg-Ti(ZA)合金和纳米CeO2团簇的初步混合体,然后用高能超声对卷入的CeO2颗粒团进行分散,从而得到名义质量分数1%~6%的复合材料(ZACs)。OM观
综合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碳谱(13 C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失重测试(TGA)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聚硅芳炔(PAR)和聚硅乙炔(PMR)两种含硅炔基树脂的固化行为,讨论了树脂固化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