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的本义指心脏.在《说文解字》中对"心"的描述为:"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甲骨文的"心"字就很像一个心脏的形状,有4个腔和4个瓣膜(图1).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最早也是作为解剖器官出现的.中医典籍《难经》中有记载:"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然而,随着医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心的认识,从"心主身之血脉"(《内经》),逐渐衍变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从殷商的甲骨文到战国的《内经》,经历了130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传统医学逐渐形成了将"心"视为既具有循环功能,又与神经功能合为一体的理论,并在辨证施治中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