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空白,使观赏者能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无穷的思考,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至高审美境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艺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留白艺术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有价值。
一、阅读教学留白艺术的含义
所谓阅读教学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阅读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教师有意识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通过教师所布之“白”(不是空虚,不是无奈,而是一种空灵,一种机智),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活动时间,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从而生出“实”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独特的教学氛围。
二、阅读教学留白艺术的运用
1.于课前预习时留白,衔接新旧知识。
教学内容有主次、难易、轻重之分,若平均使力,次要因素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浪费课堂资源。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将学生能自行解决的知识,以“空白”的形态呈现,再让学生在其他时间段自行补充、联系,这样的“空白”不仅无损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反而会极好地帮衬和烘托教学主题。如让学生自行整理文本中出现的多音多义字,比较接触过的作家作品,整理归类学过的古诗词等。
在教学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居里夫人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艰辛,懂得居里夫人身上具有的“伟大”的丰富内涵,课前我让学生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節选)和梁衡的《跨越千年的美丽》,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感受和熟悉居里夫人。这样,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才有可能读懂居里夫人的思想,才能对文本中“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等朴素的语言背后蕴藏的伟大情怀会心和感动。
2.于接触课题时留白,调动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解题思路,注意留有余地,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认识和观点强加给学生,绝不搞老师包办代替式的讲解分析课文”,而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巧妙留白,请同学讨论:标题中去掉一个“家”字,文章还能这样写吗?学生思考后明白,去掉“家”字,就要围绕福楼拜来写了,而且活动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家中;有了“家”字,就限制了地点,文章着重刻画的是四位著名作家会面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一字之差,写作的内容、主题就会迥然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细细体会文本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3.于关键细节处留白,探究言外之意
有些课文把握其大意不难,但对局部的细节问题学生容易忽略。课文中的细节需要反复引导,学生才能把握。因此,在课文的细节处,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艺术的补白和再创造,从而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和升华文本。
《斑羚飞渡》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作品中斑羚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文章的人精神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为了深入体味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我们可以抽取文中的关键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断。如在分析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时,我就巧妙留白,请学生闭目想象具体情境,有兴趣的可以模仿三声不同的羊叫,并说说在学羊叫时想传达什么信息。学生静心体会,感悟到:第1次叫声,含有无能为力之意;第2次叫声,是招回母斑羚,并告诉斑羚群,已想出自救方法,要迅速实施;第3次是决定牺牲正当盛年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的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补充死亡命令。设计这些空白,意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的身份、处境,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在尊重上下文及主人公心理的前提下,培养细致入微的严谨的思维习惯。
4.于行文疑点处留白,挖掘深层含义
研读文本,不允许凭空臆断,也不可一扫而过,要培养言之有据的分析习惯。如果我们放弃有思考价值的疑点,只抓高声朗读,抓疏通文字,让学生登台表演课本剧,课堂倒是会活跃,但学生会失去有价值的思考。语文课不应该有太多的表面热闹,应该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摆在首位。
在学习《藤野先生》时,一学生突然提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前面没有句子,跟谁关联?为什么文本第一句要这么写?这时,我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及时留白,让学生根据文中的信息及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探讨。通过反复探究,大家明白,文本第一句的前面有潜台词,这里省略了,尽在不言中。大清帝国日暮途穷,腐败不堪,作者东渡,留学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没想到到了日本,发现东京的留学生如此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于是失望与不满之情充盈胸际,难以抑制,浇铸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话。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感情浓烈,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留白,可以使教师从讲解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可激发学生思考,拓展其思路,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思维质量。当然,留白艺术的运用必须巧妙,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目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适度,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要体现多样性,或在时间上,或在语言上,或在内容上避免单调,否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阅读教学留白艺术的含义
所谓阅读教学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阅读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教师有意识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通过教师所布之“白”(不是空虚,不是无奈,而是一种空灵,一种机智),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活动时间,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从而生出“实”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独特的教学氛围。
二、阅读教学留白艺术的运用
1.于课前预习时留白,衔接新旧知识。
教学内容有主次、难易、轻重之分,若平均使力,次要因素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浪费课堂资源。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将学生能自行解决的知识,以“空白”的形态呈现,再让学生在其他时间段自行补充、联系,这样的“空白”不仅无损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反而会极好地帮衬和烘托教学主题。如让学生自行整理文本中出现的多音多义字,比较接触过的作家作品,整理归类学过的古诗词等。
在教学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居里夫人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艰辛,懂得居里夫人身上具有的“伟大”的丰富内涵,课前我让学生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節选)和梁衡的《跨越千年的美丽》,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感受和熟悉居里夫人。这样,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才有可能读懂居里夫人的思想,才能对文本中“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等朴素的语言背后蕴藏的伟大情怀会心和感动。
2.于接触课题时留白,调动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解题思路,注意留有余地,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认识和观点强加给学生,绝不搞老师包办代替式的讲解分析课文”,而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巧妙留白,请同学讨论:标题中去掉一个“家”字,文章还能这样写吗?学生思考后明白,去掉“家”字,就要围绕福楼拜来写了,而且活动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家中;有了“家”字,就限制了地点,文章着重刻画的是四位著名作家会面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一字之差,写作的内容、主题就会迥然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细细体会文本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3.于关键细节处留白,探究言外之意
有些课文把握其大意不难,但对局部的细节问题学生容易忽略。课文中的细节需要反复引导,学生才能把握。因此,在课文的细节处,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艺术的补白和再创造,从而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和升华文本。
《斑羚飞渡》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作品中斑羚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文章的人精神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为了深入体味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我们可以抽取文中的关键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断。如在分析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时,我就巧妙留白,请学生闭目想象具体情境,有兴趣的可以模仿三声不同的羊叫,并说说在学羊叫时想传达什么信息。学生静心体会,感悟到:第1次叫声,含有无能为力之意;第2次叫声,是招回母斑羚,并告诉斑羚群,已想出自救方法,要迅速实施;第3次是决定牺牲正当盛年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的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补充死亡命令。设计这些空白,意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主人公的身份、处境,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在尊重上下文及主人公心理的前提下,培养细致入微的严谨的思维习惯。
4.于行文疑点处留白,挖掘深层含义
研读文本,不允许凭空臆断,也不可一扫而过,要培养言之有据的分析习惯。如果我们放弃有思考价值的疑点,只抓高声朗读,抓疏通文字,让学生登台表演课本剧,课堂倒是会活跃,但学生会失去有价值的思考。语文课不应该有太多的表面热闹,应该把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摆在首位。
在学习《藤野先生》时,一学生突然提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前面没有句子,跟谁关联?为什么文本第一句要这么写?这时,我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及时留白,让学生根据文中的信息及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探讨。通过反复探究,大家明白,文本第一句的前面有潜台词,这里省略了,尽在不言中。大清帝国日暮途穷,腐败不堪,作者东渡,留学日本,为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没想到到了日本,发现东京的留学生如此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于是失望与不满之情充盈胸际,难以抑制,浇铸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话。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感情浓烈,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留白,可以使教师从讲解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可激发学生思考,拓展其思路,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思维质量。当然,留白艺术的运用必须巧妙,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目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适度,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要体现多样性,或在时间上,或在语言上,或在内容上避免单调,否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