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研究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5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每次激光治疗包括1次超脉冲模式扫描照射与1次Scaar FX模式扫描照射,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4~6次.超脉冲照射参数为:能量150~175 mJ,频率40 Hz,孔距约4~~5 mm,每孔照射时间2~3 s;Scaar FX模式照射参数为:能量60~150 mJ,频率250 Hz,密度1%~3%.在首次治疗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瘢痕的形态进行评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瘢痕疼痛、瘙 痒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效果显著、有效和无效来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VSS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分别为4.16±1.72、1.58±0.62和1.24±0.74,而治疗前数值分别为10.17±1.96、2.98±0.89、2.31±0.97,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其中效果显著35例,有效10例,且治疗后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现象.3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瘢痕上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形成创面,经换药治疗7~10d后愈合.结论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验证水热反应法(220 ℃、6h)制备牡蛎壳羟基磷灰石(HA)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制备牡蛎壳HA多孔骨修复材料的方法,并实现对材料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调控.方法 先采用水热反应
颅内表皮样囊肿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2%~l,8%,发病机制分先天性和获得性。肿瘤生长缓慢,起病表现隐匿,桥小脑角肿瘤多为神经根痛,幕上肿瘤则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临床表现。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快速成像、重建技术如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磁共振脑池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isterno
岩斜区肿瘤由于病变部位深在,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复杂,许多作者对其手术入路进行了多种探讨。其主要入路有额颞-眶-颧弓联合入路、改良颞下入路、颞下经”锁孔”入路、颞下经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