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出现让我产生了做老师以来的第一次不自然,但这种感觉又不能单纯用“好”或者“坏”来评判,我无法准确描述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个性?特立独行?不伦不类?……似乎都可以,似乎又都不那么贴切。
就像她的发型,总体轮廓是当下好孩子都留的蘑菇头,但她又告诉我,想留长发,扎个小辫子。所以,现在看到她的右眼被“埋”在那一缕蜷曲的头发下,我感到很别扭。依我的设计,她可以变得很漂亮,可我不会要求她这么做,尽管我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也好、强迫也罢让她改变。“头发长在自己头上,和任何人无关;至于好看不好看,和我无关。”她没有任何叛逆的口吻,我听了内心倒挺欢喜,一个12岁的孩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辩证法”。
我说,我每一次和她聊天都很愉快。她说,她以前的老师也这么说。
军训的那段日子,她并不怎么讨人喜欢,甚至有些让人嫌。先是装汉子,扛着15公斤的水硬是往饮水机上放,咯哧,饮水机的进水管裂得粉碎。烈日暴晒下汗流浃背的其他同学都对她投来气愤的目光,“逞什么能!”“不会干就别干,渴死人啊!”她满脸通红,吐着舌头低头钻进了队列,眼睛偷偷地朝我看了一下,我没有讲任何话。
休息时,她总是席地而坐,甚至还躺在水泥地上,一个高个子女孩子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太雅观。仅仅一天,她变得像个泥菩萨,还常常去“普度”男孩子。
晚上回到宿舍,用其他孩子的话讲:“老师,她总是装神弄鬼。”一个个子矮矮的同宿舍小姑娘一周被吓哭两次,哭着闹着要回家,不上学了。我雷霆大发,骂她自私,没有同情心,破坏班级和谐……出办公室的时候,她眼神黯淡无光,委屈地说:“老师,您还觉得和我聊天很愉快吗?”我发誓不再搭理她。
直到前几天看到她写的《学习档案》:
宿舍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冲击我的“小宇宙”。好吧,虽然另外七个人把我当成了神经病或者疯子,但我依然喜欢住宿。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去洗澡,去洗、晾衣物,去就寝,生活很忙碌,但很充实。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我被当成异类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我可以静静地躺在木板床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出神,享受没有任何人来打扰的惬意,因为我被她们“下令”晚上不许讲话。好的,我照做就是。我可以在心中反复默念那首对她们来说无比恐怖而在我听来却充满安逸与宁静的曲子,直到那美妙的旋律刻在我的心上。我有时候会变得疯疯癫癫,这一点我丝毫不向任何人隐瞒。
我用了很长时间告诉自己——“你是一个中学生了”。那我的思想会不会因此也变得成熟?
离开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十天,我想了很多很多。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做人真难!如履薄冰,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们相处得如此轻松自在而对我来说却这么难!人的戒备不是说放下就能够放下的。王老师,这一点您要明白,我觉得我像一只刺猬。刺猬如果拔光了刺,就可以与别人取暖了。您愿意做这样一只刺猬吗?不管如何,我不愿意,如果拔光了刺,我用什么保护自己。相信一个人很难,就像不相信一个人很难一样,因为没有人能保护我一辈子,那我只能现在做好防备,不想受伤。
王老师,我可以相信您吗?
当初的誓言在孩子短短几百字的心声面前败得“溃不成军”,我主动找到她,试图逐步让自己变成让她相信的人。
那晚月色朦胧,透着深秋的清冷与寂静,笼罩在青色的翠屏山上。她从教室里走出来,我显得很尴尬,用一句很不靠谱的话开始了我们的交流:“最近还好?”她的眼神一直很和善,眸子里依旧带着儿童的稚气。“听说你在写小说?”我很好奇。她不大好意思说,但是微笑着,“呃,嗯。”“可不可以让我看看。”我说得很慢,用手指指着我自己。天色渐晚,又多了几分凉意,这时候她点了点头,我的心释然。
她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关系一直不和谐,用她的话讲“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那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我问得很小心。“都还好,已经习惯了,但他们都喜欢我。”她很冷静。我有些“大胆”了:“你没有劝劝他们?”她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楼下的那棵法桐:“刚开始也劝过,后来发现没用,由他们去吧,可能他们喜欢现在的生活。”她总是会说出不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话。
她的小说已经写了三本,未完待续,就像我和她的故事一样。
(作者单位:南京宇通实验学校)
就像她的发型,总体轮廓是当下好孩子都留的蘑菇头,但她又告诉我,想留长发,扎个小辫子。所以,现在看到她的右眼被“埋”在那一缕蜷曲的头发下,我感到很别扭。依我的设计,她可以变得很漂亮,可我不会要求她这么做,尽管我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也好、强迫也罢让她改变。“头发长在自己头上,和任何人无关;至于好看不好看,和我无关。”她没有任何叛逆的口吻,我听了内心倒挺欢喜,一个12岁的孩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辩证法”。
我说,我每一次和她聊天都很愉快。她说,她以前的老师也这么说。
军训的那段日子,她并不怎么讨人喜欢,甚至有些让人嫌。先是装汉子,扛着15公斤的水硬是往饮水机上放,咯哧,饮水机的进水管裂得粉碎。烈日暴晒下汗流浃背的其他同学都对她投来气愤的目光,“逞什么能!”“不会干就别干,渴死人啊!”她满脸通红,吐着舌头低头钻进了队列,眼睛偷偷地朝我看了一下,我没有讲任何话。
休息时,她总是席地而坐,甚至还躺在水泥地上,一个高个子女孩子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太雅观。仅仅一天,她变得像个泥菩萨,还常常去“普度”男孩子。
晚上回到宿舍,用其他孩子的话讲:“老师,她总是装神弄鬼。”一个个子矮矮的同宿舍小姑娘一周被吓哭两次,哭着闹着要回家,不上学了。我雷霆大发,骂她自私,没有同情心,破坏班级和谐……出办公室的时候,她眼神黯淡无光,委屈地说:“老师,您还觉得和我聊天很愉快吗?”我发誓不再搭理她。
直到前几天看到她写的《学习档案》:
宿舍生活总是在不断地冲击我的“小宇宙”。好吧,虽然另外七个人把我当成了神经病或者疯子,但我依然喜欢住宿。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去洗澡,去洗、晾衣物,去就寝,生活很忙碌,但很充实。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我被当成异类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我可以静静地躺在木板床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出神,享受没有任何人来打扰的惬意,因为我被她们“下令”晚上不许讲话。好的,我照做就是。我可以在心中反复默念那首对她们来说无比恐怖而在我听来却充满安逸与宁静的曲子,直到那美妙的旋律刻在我的心上。我有时候会变得疯疯癫癫,这一点我丝毫不向任何人隐瞒。
我用了很长时间告诉自己——“你是一个中学生了”。那我的思想会不会因此也变得成熟?
离开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十天,我想了很多很多。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做人真难!如履薄冰,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们相处得如此轻松自在而对我来说却这么难!人的戒备不是说放下就能够放下的。王老师,这一点您要明白,我觉得我像一只刺猬。刺猬如果拔光了刺,就可以与别人取暖了。您愿意做这样一只刺猬吗?不管如何,我不愿意,如果拔光了刺,我用什么保护自己。相信一个人很难,就像不相信一个人很难一样,因为没有人能保护我一辈子,那我只能现在做好防备,不想受伤。
王老师,我可以相信您吗?
当初的誓言在孩子短短几百字的心声面前败得“溃不成军”,我主动找到她,试图逐步让自己变成让她相信的人。
那晚月色朦胧,透着深秋的清冷与寂静,笼罩在青色的翠屏山上。她从教室里走出来,我显得很尴尬,用一句很不靠谱的话开始了我们的交流:“最近还好?”她的眼神一直很和善,眸子里依旧带着儿童的稚气。“听说你在写小说?”我很好奇。她不大好意思说,但是微笑着,“呃,嗯。”“可不可以让我看看。”我说得很慢,用手指指着我自己。天色渐晚,又多了几分凉意,这时候她点了点头,我的心释然。
她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关系一直不和谐,用她的话讲“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那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我问得很小心。“都还好,已经习惯了,但他们都喜欢我。”她很冷静。我有些“大胆”了:“你没有劝劝他们?”她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楼下的那棵法桐:“刚开始也劝过,后来发现没用,由他们去吧,可能他们喜欢现在的生活。”她总是会说出不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话。
她的小说已经写了三本,未完待续,就像我和她的故事一样。
(作者单位:南京宇通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