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设计的开放式配音系统,通过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结合网络共享盘的方式,轻松实现了不同网络平台间配音素材的共享,具有开放性,稳定性等优势,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配音间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配音工作站 非编网 开放式配音系统通用素材资源库Adobe Audition 个性化配置
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简称非编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厂商竞争激烈、设备更新频繁的今天,电视台会同时存在不同品牌的非编网系统,或者存在相同品牌非编网的新老交替,此刻就面临着如下的问题:非编网自带的配音系统有哪些局限性?不同的非编网之间如何共享配音素材?一台配音工作站能否应用于所有的非编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原有的非编网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新型的开放式配音系统。
一.开放式配音系统的设计思路
在一套非编网系统中,各个工作站之间通过网络资源库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表面上看,配音工作站同其他非编工作站一样,都具有采集素材、编辑素材、共享素材的功能,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客户端,理所当然地安装某套非编网的客户端软件。以吴江电视台原有的两套非编网系统为例,如图l和图2所示,大洋配音工作站的素材属于大洋服务器的资源库,索贝配音工作站的素材属于索贝服务器的资源库,相互无法直接调用。
于是我们开始考虑,把配音素材合为一处可不可以呢?配音素材并不同于视频素材,音频文件的码率小,占用空间不大,而且它的文件格式高度开放,并不需要特定软件的支持。
首先,配音工作站使用的原始音频文件,即我们熟知的wav格式,按照48kH z/16bit的标准计算单声道码率约为0.73Mb/s,立体声码率约为1.46Mb/s,也就是说,即使配上100个小时的音频素材,占用空间也不过几十个GB,由此可以看出,配音系统并不需要大容量的磁盘阵列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共享盘也能承载之。
其次,wav文件本身就是无压缩且高度开放的格式,不像视频文件那样有着多种压缩编码格式。特别是在不同厂商的非编网平台之间,视频素材格式不一,难以直接调用,但音频素材统一为wav格式,是可以直接调用的。基于这一点,可以考虑利用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来取代大洋或者索贝自带的配音软件。
综上所述,在当今多平台共存的电视台里,配音工作站不必成为单一平台上的客户端。通过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结合网络共享盘的方式,可以把配音工作站合为一处,搭建出一套新型的开放式配音系统。要把上述设计思路应用到实际的系统搭建工作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具体介绍该系统在吴江电视台的搭建实例。
二、开放式配音系统搭建实例
吴江电视台一共有四个配音间,对应的有四台配音工作站,台里同时存在大洋公司的D3_Edit网络系统和索贝公司的Newstar网络系统。按照开放式配音系统的设计思路,首先要建立网络共享盘,即所有非编网系统通用的一个素材资源库。
1.建立通用素材资源库
如图3所示,把四台配音工作站都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并在服务器端设置一个共享盘,配给一定的存储空间用来进行素材共享,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通用素材资源库。
这里我们使用了索贝网的媒资应用服务器(Mamapp)上的一部分空间作为共享盘,然后在配音工作站上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驱动器选择Mamapp上对应的共享地址,如图4所示进行操作。
这样一来,在配音工作站上配好的素材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共享盘里,配音文件夹的位置如图5所示。
2.配音系统与非编网的连接
这一步实际上是把通用素材资源库共享到索贝网和大洋网的工作站上,配音素材就能在非编软件上进行调用了,整个网络的连接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通过交换机级联的方式把索贝的非编网系统与大洋D3_Edit系统相连接,这样一来大洋的非编工作站也可以访问到通用素材资源库。
然后在各个非编工作站上设置网络驱动器,设置方法同上述的图4和图5,使得大洋和索贝的工作站都能访问到配音文件夹,至此配音系统与非编网的连接就完成了。
3.安装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
这是完成开放式配音系统的最后一步,因为不再使用非编网自带的客户端软件,有很多专业音频软件都可以选择,这里我们采用了Adobe公司的Adobe Audition,这款软件的优点在于,它既具有专业软件的全方位功能,又比其他专业软件更容易掌握。如图7所示,我们把界面定制成了比较简洁直观的模式,并把操作方式(快捷键)设置的与非编网客户端软件保持一致,任何配音人员都可以轻松上手。
软件安装和设置完成之后,还要考虑到非编制作人员如何方便快捷的调用素材,虽然素材都集中在网络共享盘上,仍需在这个盘里创建配音人员的专属文件夹,以便制作人员识别。
通过建立这一路径,大洋D3_Edit网络系统和索贝Newstar网络系统都可以轻松访问到配音文件夹。根据配音人员的专属文件夹,非编制作人员也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配音素材。
三.开放式配音系统的优势总结
与非编网自带的配音系统相比,开放式配音系统有很多的优势,重点在开放性、功能性、稳定性、经济性、可扩展性这几个方面体现。
1.开放性
本系统主要解决了不同平台上的配音素材共享问题,因此具有开放性的优势。各平台之间使用wav格式音频文件来进行素材交流,wav是一种无压缩且高度开放的格式,不仅大洋网和索贝网可以通用,其他的软件平台也可以调用。
2.功能性
本系统采用的专业音频软件,有着非编自带的配音软件无法比拟的功能性优势。Adobe Audition自带多种音频效果器,包括降噪效果,均衡器,压缩器,混响器等。这些效果器不仅可以对音频进行后期处理,还能以插件的方式,在配音过程中进行实时渲染,配音人员可以随时监听并调整各种效果。 3.稳定性
Adobe Auditio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诞生于1997年的CoolEdit Pro,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六个年头了,作为一款面向全世界影视后期制作人员的音频软件,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它面向的是广大的、长期的用户群体,通过用户的反馈与版本的更新,有效的修复了各种漏洞,程序运行极为稳定。相比之下,非编网自带的配音软件只能面向较为少数的非编网用户,在稳定性方面略有不足。
事实上,本实例中的开放式配音系统,在安装运行Adobe Audition近一年后的今天,没有出现过一次报错,没有出现过一次死机的记录。而非编网的软件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报错,偶尔因死机导致了软件重启。
4.经济性
从上述的系统搭建实例可以看出,在原有的非编网系统中,四台配音工作站平均分配给两套非编网,那么一套非编网对应的只有两个配音工位。若将来节目量加大,两个工位不够用了,就需要配置更多的配音工作站并增设客户端站点,这必然增加了前期资金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
本系统同样是四台配音工作站,但可以做到四个工位同时为任意网络提供配音素材,虽然没有实际上增加工位,但提高了工位的使用效率,也就相应节省了成本。再者,非编网系统上的客户端需要该厂商的软件和加密支持,购买一整套软件和加密的价格基本在万元以上,而本系统使用第三方软件Adobe Audition,不需要特定厂商的软件和加密支持,从而降低了费用。
5.可扩展性
开放式配音系统中的工作站不再受制于某一套非编网系统,因此有着更强的可扩展性,比如安装自选的音频接口,安装更先进的音频处理系统,使配音工作站扩展为功能更强大的专业音频工作站。以本实例的开放式配音系统为例,我们安装了TC Electronic的Impact Twin音频接口,通过它的TC Near系统可以实现许多新的扩展性功能,比如配音人员的个性化配置。
在配音工作中,播音员都希望这个系统保持适合自己的音频参数,这里就用到了TC Near的个性化配置功能。
以图13和图14为例,我们有Tom,Dick和Harry三位播音员,每个人都保存一个后缀名为.mic的配置文件,这个文件中记录有三人预设的参数,比如均衡(高中低音的设置),压缩(声音动态的设置),还有嘶声消除、混响等特殊功能,都可以存储在配置文件里。当一个播音员进入配音间时,只需点选User Presets里对应的名字,即可将参数自动调整为适合自己的配置。
个性化配置也有助于规范配音人员的操作,提高配音工作的效率,避免了硬件设置(如调音台)的反复变动更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行维护人员的负担。
综上所述,与非编网自带的配音系统相比,开放式配音系统在开放性、功能性、稳定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各方面都体现着很大的优势。配音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配音系统的搭建体现着一个电视台的技术水准和综合实力,希望本文设计的开放式配音系统,能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配音工作站 非编网 开放式配音系统通用素材资源库Adobe Audition 个性化配置
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简称非编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厂商竞争激烈、设备更新频繁的今天,电视台会同时存在不同品牌的非编网系统,或者存在相同品牌非编网的新老交替,此刻就面临着如下的问题:非编网自带的配音系统有哪些局限性?不同的非编网之间如何共享配音素材?一台配音工作站能否应用于所有的非编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原有的非编网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新型的开放式配音系统。
一.开放式配音系统的设计思路
在一套非编网系统中,各个工作站之间通过网络资源库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表面上看,配音工作站同其他非编工作站一样,都具有采集素材、编辑素材、共享素材的功能,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客户端,理所当然地安装某套非编网的客户端软件。以吴江电视台原有的两套非编网系统为例,如图l和图2所示,大洋配音工作站的素材属于大洋服务器的资源库,索贝配音工作站的素材属于索贝服务器的资源库,相互无法直接调用。
于是我们开始考虑,把配音素材合为一处可不可以呢?配音素材并不同于视频素材,音频文件的码率小,占用空间不大,而且它的文件格式高度开放,并不需要特定软件的支持。
首先,配音工作站使用的原始音频文件,即我们熟知的wav格式,按照48kH z/16bit的标准计算单声道码率约为0.73Mb/s,立体声码率约为1.46Mb/s,也就是说,即使配上100个小时的音频素材,占用空间也不过几十个GB,由此可以看出,配音系统并不需要大容量的磁盘阵列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共享盘也能承载之。
其次,wav文件本身就是无压缩且高度开放的格式,不像视频文件那样有着多种压缩编码格式。特别是在不同厂商的非编网平台之间,视频素材格式不一,难以直接调用,但音频素材统一为wav格式,是可以直接调用的。基于这一点,可以考虑利用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来取代大洋或者索贝自带的配音软件。
综上所述,在当今多平台共存的电视台里,配音工作站不必成为单一平台上的客户端。通过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结合网络共享盘的方式,可以把配音工作站合为一处,搭建出一套新型的开放式配音系统。要把上述设计思路应用到实际的系统搭建工作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具体介绍该系统在吴江电视台的搭建实例。
二、开放式配音系统搭建实例
吴江电视台一共有四个配音间,对应的有四台配音工作站,台里同时存在大洋公司的D3_Edit网络系统和索贝公司的Newstar网络系统。按照开放式配音系统的设计思路,首先要建立网络共享盘,即所有非编网系统通用的一个素材资源库。
1.建立通用素材资源库
如图3所示,把四台配音工作站都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并在服务器端设置一个共享盘,配给一定的存储空间用来进行素材共享,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通用素材资源库。
这里我们使用了索贝网的媒资应用服务器(Mamapp)上的一部分空间作为共享盘,然后在配音工作站上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驱动器选择Mamapp上对应的共享地址,如图4所示进行操作。
这样一来,在配音工作站上配好的素材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共享盘里,配音文件夹的位置如图5所示。
2.配音系统与非编网的连接
这一步实际上是把通用素材资源库共享到索贝网和大洋网的工作站上,配音素材就能在非编软件上进行调用了,整个网络的连接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通过交换机级联的方式把索贝的非编网系统与大洋D3_Edit系统相连接,这样一来大洋的非编工作站也可以访问到通用素材资源库。
然后在各个非编工作站上设置网络驱动器,设置方法同上述的图4和图5,使得大洋和索贝的工作站都能访问到配音文件夹,至此配音系统与非编网的连接就完成了。
3.安装第三方专业音频软件
这是完成开放式配音系统的最后一步,因为不再使用非编网自带的客户端软件,有很多专业音频软件都可以选择,这里我们采用了Adobe公司的Adobe Audition,这款软件的优点在于,它既具有专业软件的全方位功能,又比其他专业软件更容易掌握。如图7所示,我们把界面定制成了比较简洁直观的模式,并把操作方式(快捷键)设置的与非编网客户端软件保持一致,任何配音人员都可以轻松上手。
软件安装和设置完成之后,还要考虑到非编制作人员如何方便快捷的调用素材,虽然素材都集中在网络共享盘上,仍需在这个盘里创建配音人员的专属文件夹,以便制作人员识别。
通过建立这一路径,大洋D3_Edit网络系统和索贝Newstar网络系统都可以轻松访问到配音文件夹。根据配音人员的专属文件夹,非编制作人员也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配音素材。
三.开放式配音系统的优势总结
与非编网自带的配音系统相比,开放式配音系统有很多的优势,重点在开放性、功能性、稳定性、经济性、可扩展性这几个方面体现。
1.开放性
本系统主要解决了不同平台上的配音素材共享问题,因此具有开放性的优势。各平台之间使用wav格式音频文件来进行素材交流,wav是一种无压缩且高度开放的格式,不仅大洋网和索贝网可以通用,其他的软件平台也可以调用。
2.功能性
本系统采用的专业音频软件,有着非编自带的配音软件无法比拟的功能性优势。Adobe Audition自带多种音频效果器,包括降噪效果,均衡器,压缩器,混响器等。这些效果器不仅可以对音频进行后期处理,还能以插件的方式,在配音过程中进行实时渲染,配音人员可以随时监听并调整各种效果。 3.稳定性
Adobe Auditio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诞生于1997年的CoolEdit Pro,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十六个年头了,作为一款面向全世界影视后期制作人员的音频软件,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它面向的是广大的、长期的用户群体,通过用户的反馈与版本的更新,有效的修复了各种漏洞,程序运行极为稳定。相比之下,非编网自带的配音软件只能面向较为少数的非编网用户,在稳定性方面略有不足。
事实上,本实例中的开放式配音系统,在安装运行Adobe Audition近一年后的今天,没有出现过一次报错,没有出现过一次死机的记录。而非编网的软件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报错,偶尔因死机导致了软件重启。
4.经济性
从上述的系统搭建实例可以看出,在原有的非编网系统中,四台配音工作站平均分配给两套非编网,那么一套非编网对应的只有两个配音工位。若将来节目量加大,两个工位不够用了,就需要配置更多的配音工作站并增设客户端站点,这必然增加了前期资金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
本系统同样是四台配音工作站,但可以做到四个工位同时为任意网络提供配音素材,虽然没有实际上增加工位,但提高了工位的使用效率,也就相应节省了成本。再者,非编网系统上的客户端需要该厂商的软件和加密支持,购买一整套软件和加密的价格基本在万元以上,而本系统使用第三方软件Adobe Audition,不需要特定厂商的软件和加密支持,从而降低了费用。
5.可扩展性
开放式配音系统中的工作站不再受制于某一套非编网系统,因此有着更强的可扩展性,比如安装自选的音频接口,安装更先进的音频处理系统,使配音工作站扩展为功能更强大的专业音频工作站。以本实例的开放式配音系统为例,我们安装了TC Electronic的Impact Twin音频接口,通过它的TC Near系统可以实现许多新的扩展性功能,比如配音人员的个性化配置。
在配音工作中,播音员都希望这个系统保持适合自己的音频参数,这里就用到了TC Near的个性化配置功能。
以图13和图14为例,我们有Tom,Dick和Harry三位播音员,每个人都保存一个后缀名为.mic的配置文件,这个文件中记录有三人预设的参数,比如均衡(高中低音的设置),压缩(声音动态的设置),还有嘶声消除、混响等特殊功能,都可以存储在配置文件里。当一个播音员进入配音间时,只需点选User Presets里对应的名字,即可将参数自动调整为适合自己的配置。
个性化配置也有助于规范配音人员的操作,提高配音工作的效率,避免了硬件设置(如调音台)的反复变动更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行维护人员的负担。
综上所述,与非编网自带的配音系统相比,开放式配音系统在开放性、功能性、稳定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各方面都体现着很大的优势。配音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配音系统的搭建体现着一个电视台的技术水准和综合实力,希望本文设计的开放式配音系统,能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