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有“二氧化硫控制区”、又有“酸雨控制区”的省份,二氧化硫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十一五”期间,其他省份把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核定在10%左右,江苏省自加压力,把二氧化硫减排目标调高到了18%,以力争尽快摘掉“双控区”帽子。根据江苏省环境统计数据分析,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硫排放的“龙头老大”,已占到工业企业污染负荷的55%以上。为了实现全省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江苏省重点在全省燃煤电厂开展了“工程减硫”和“淘汰减硫”两大攻坚战,到目前为止,全省29家燃煤电厂已建成88套组烟气脱硫设施。
从2007年7月1日起,江苏省正式对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燃煤发电机组兑现1.5分/千瓦时的鼓励性政策。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已在全省29家燃煤电厂的88套烟气脱硫设施上加装了在线监控系统,并成功与省环保厅、电力监管、价格部门和电力公司实现了联网监控,成为全国首家燃煤电厂全部脱硫设施在线监控“全覆盖”的省份。
一、对大气污染实施在线监控
从2005年起,江苏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以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手段,来改变大气污染粗放型环境监管模式。首先确立在南京市开展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试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了南京市14家燃煤电厂的25台重点发电机组烟气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实现了联网。这个监控系统就像“千里眼”一样,可提供实时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浓度监测数据和烟气排放、设施运行状况以及预警功能。
江苏省建成的这一省级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设计方案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好了系统的大容量,至少可以提供1000家烟气排放企业的在线监控,并可以实现24小时的连续监控,同时,可以保证至少5年的监控各类数据的存储。系统还可以提供对区域及排污单位烟气污染物总量分配、使用情况动态台账管理、剩余总量使用自动预警、排污费征收额自动测算与统计、自动生成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库格式数据等业务功能,使全省污染减排工作有了新的技术支撑手段。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又着手建设省级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信息平台,同时,充分考虑了物价、电监、经贸委等多部门联合监管需求,又设计出了数据分流和数据共享的网络传输架构。
二、奖励和惩罚并重
为了约束燃煤电厂的排污行为,江苏省物价局、省环保厅和南京电监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燃煤机组脱硫电价管理的通知》,对全省脱硫机组的脱硫电价管理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根据江苏省实际状况,江苏省出台了既要考核脱硫设施投运率、也要考核脱硫效率的相关办法。在这个基础上,综合两项考核指标,并用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进行验证,以核定出每月兑现的脱硫奖励金额。同时,还规定,每台发电机组每月平均投运率要达到90%以上,否则,投运率每低于1%,就要从1.5分/千瓦时的脱硫电价中,扣除0.1分/千瓦时的脱硫电价,以此类推。
三、兑现奖励,促使电厂提高投运率和脱硫效率
近日,江苏省环保厅在《江苏环保》网上公示了2007年7月份一个月对全省88套发电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的考核结果。全省29家燃煤电厂的88套烟气脱硫设施投运率平均达到了96.9%。据统计,在全省88套已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发电机组中,7月份投运率保持100%的共有27套,占30.7%;投运率保持在99.0—99.9%之间的有15套,占17.7%。两项相加,共占整个脱硫机组的48.4%,其余大都在95%左右。但是,还有4家发电厂的6套烟气脱硫设施,投运率均低于90%,分别在80.4—88%之间。
日前,江苏省环保厅已核定出88台发电机组脱硫绩效以及兑现奖励金额。因一些发电机组脱硫设施的投运率没有达到考核应有的基数,以每度电0.1分计,共计扣除脱硫奖励电价达600多万元,其中,有一家燃煤电厂的投运率与考核指标差距太大,扣除了100多万元。考核结果在江苏省燃煤脱硫电厂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四、在线监控初显威力
自7月l日起,江苏省正式对88套发电机组脱硫设施监控以来,大大增强了29家燃煤电厂管好、开足烟气脱硫设施的约束力。从7月考核结果来看,在江苏省燃煤发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长19.6%的情况下,88套脱硫设施的投运率和脱硫效率均有大幅度提高。经过多方面核算和物料平衡计算,88台发电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比监控之前下降了近一半。这主要归功于运行一个月的在线监控系统以及与执行脱硫电价挂钩考核办法所发挥出的监管威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供稿)
从2007年7月1日起,江苏省正式对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燃煤发电机组兑现1.5分/千瓦时的鼓励性政策。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已在全省29家燃煤电厂的88套烟气脱硫设施上加装了在线监控系统,并成功与省环保厅、电力监管、价格部门和电力公司实现了联网监控,成为全国首家燃煤电厂全部脱硫设施在线监控“全覆盖”的省份。
一、对大气污染实施在线监控
从2005年起,江苏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以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手段,来改变大气污染粗放型环境监管模式。首先确立在南京市开展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试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了南京市14家燃煤电厂的25台重点发电机组烟气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实现了联网。这个监控系统就像“千里眼”一样,可提供实时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浓度监测数据和烟气排放、设施运行状况以及预警功能。
江苏省建成的这一省级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设计方案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好了系统的大容量,至少可以提供1000家烟气排放企业的在线监控,并可以实现24小时的连续监控,同时,可以保证至少5年的监控各类数据的存储。系统还可以提供对区域及排污单位烟气污染物总量分配、使用情况动态台账管理、剩余总量使用自动预警、排污费征收额自动测算与统计、自动生成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库格式数据等业务功能,使全省污染减排工作有了新的技术支撑手段。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又着手建设省级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信息平台,同时,充分考虑了物价、电监、经贸委等多部门联合监管需求,又设计出了数据分流和数据共享的网络传输架构。
二、奖励和惩罚并重
为了约束燃煤电厂的排污行为,江苏省物价局、省环保厅和南京电监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燃煤机组脱硫电价管理的通知》,对全省脱硫机组的脱硫电价管理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根据江苏省实际状况,江苏省出台了既要考核脱硫设施投运率、也要考核脱硫效率的相关办法。在这个基础上,综合两项考核指标,并用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进行验证,以核定出每月兑现的脱硫奖励金额。同时,还规定,每台发电机组每月平均投运率要达到90%以上,否则,投运率每低于1%,就要从1.5分/千瓦时的脱硫电价中,扣除0.1分/千瓦时的脱硫电价,以此类推。
三、兑现奖励,促使电厂提高投运率和脱硫效率
近日,江苏省环保厅在《江苏环保》网上公示了2007年7月份一个月对全省88套发电机组脱硫设施投运率的考核结果。全省29家燃煤电厂的88套烟气脱硫设施投运率平均达到了96.9%。据统计,在全省88套已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发电机组中,7月份投运率保持100%的共有27套,占30.7%;投运率保持在99.0—99.9%之间的有15套,占17.7%。两项相加,共占整个脱硫机组的48.4%,其余大都在95%左右。但是,还有4家发电厂的6套烟气脱硫设施,投运率均低于90%,分别在80.4—88%之间。
日前,江苏省环保厅已核定出88台发电机组脱硫绩效以及兑现奖励金额。因一些发电机组脱硫设施的投运率没有达到考核应有的基数,以每度电0.1分计,共计扣除脱硫奖励电价达600多万元,其中,有一家燃煤电厂的投运率与考核指标差距太大,扣除了100多万元。考核结果在江苏省燃煤脱硫电厂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四、在线监控初显威力
自7月l日起,江苏省正式对88套发电机组脱硫设施监控以来,大大增强了29家燃煤电厂管好、开足烟气脱硫设施的约束力。从7月考核结果来看,在江苏省燃煤发电机组发电量同比增长19.6%的情况下,88套脱硫设施的投运率和脱硫效率均有大幅度提高。经过多方面核算和物料平衡计算,88台发电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比监控之前下降了近一半。这主要归功于运行一个月的在线监控系统以及与执行脱硫电价挂钩考核办法所发挥出的监管威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