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激活数学课堂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0807523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会将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材主要内容作为教学依据,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被动参与的活动,学生的个性在教师教学的束缚下和沉闷的课堂氛围中被严重地压抑着。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转变教师传统教学,激活初中数学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的获得需要在学生开放性的心理下才能有效获得。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多数教师仍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方式,这就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消失。以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采取情境创设、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下面,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谈一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 师生和谐,营造轻松课堂。
  激活课堂,首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场所,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还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点,我首先会从师生关系入手。正如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我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对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在尊重他们兴趣、性格、认知结构等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关爱。
  案例1:我们班有一个很叛逆的学生,一次他在课堂上插科打诨,尽管我很生气,但是我并没有当场发作。课下,我将这位学生请进办公室了解情况,但是他对我的问题置之不理。我只能进行家访。通过走访我才发现,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但是他父亲脾气暴躁,对他非打即骂,这才造成了他的叛逆。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再在上课的时候,会将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我发现他很好强,同时又有些自卑。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和他谈谈心,并邀请他到我家做客,对他进行专门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我和这个学生的关系,还教会了我如何与学生相处。当时老师用心來关爱学生的时候,他们会放下对老师的防备心理,对老师产生亲近之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影响下,学生会对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充满好奇心,期望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 创设情境,打造兴趣课堂。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和思维性的科目,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具备浓厚的数学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在内驱力的驱动下进行主动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案例2:比如,当我在讲“函数的图像”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利用大家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来创设故事情境:“一天兔子和乌龟约定进行短跑比赛,为了取得胜利,兔子在前十分钟一直进行加速运动,远远地将乌龟落在身后,从第十一分钟开始,兔子发现乌龟才刚刚离开起点,于是它躺在路边的大树下开始睡。二十分钟后等兔子醒来的时候,它发现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在这一赛跑的过程中,乌龟一直呈现匀速运用。”我会将相应的函数关系带入到这个故事情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所描述的情境以及其中的数据来描绘相关的函数图像。还可以在情境中提出新问题:“如果赛跑一直持续,兔子在第几分钟的时候可以赶上乌龟?当乌龟到达终点的时候,兔子距离终点还有多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数学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 创新手段,激活有效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以,一个人的能力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听”来获得,只有通过“做”才能取得获得最佳的效果。在教育教学方面也不例外,教师如果单纯地靠知识讲授来开展教学活动,忽视学生的“做”,那么学生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都会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是以“听客”的身份参与学习。而且,在新编写的数学教材中新增了许多活动课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系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了在教材内容讲解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通常会采取“做中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有关内容。
  案例3:我在讲“辅助线”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出示一道几何试题,每一组的学生需要为这个几何图形做辅助线来继续解答,哪一组回答的又快又正确即为获胜者。然后由这个获胜者来任意地为图形加一条辅助线来形成另一道题以供其他小组讨论、研究。以此类推,在游戏中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来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进行正迁移,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要想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手段,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侯永峰.浅谈课程中如何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4.
  [2]丁建梅.如何激活初中数学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
  作者单位
  浙江省桐庐县分水初中教育集团 浙江省桐庐县 3115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