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广大事业单位干部士气为之一振、作风为之一新,取得的成效让人民群众认可。但也要看到,为官不为、不愿担当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仍然存在,一些干部责任心缺失、主动性下降、进取感滑坡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如何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发队伍活力,燃起干事创业信心,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是现阶段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领导表率为“重心”
“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是真抓实干还是懈怠敷衍,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习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一要“为民”送“最盼”。做为领导干部,时时刻刻要把干部职工的期盼装在心里。实施“关爱计划”,设置局长信箱,开展青年座谈,经常慰问关怀,主动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增强干部幸福感,提高干部积极性,提升单位软实力,始终怀着对干部职工的深厚感情开展全盘工作。二要“务实”解“最急”。实现上下同心、同舟共济,领导干部必须崇尚务实作风,急干部之所急。经常深入到最困难的局科室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问题上去,到工作推不开的业务中去,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到“一个钉子一个卯”,逐一个个击破,抓好每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三要“清廉”除“最怨”。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些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当作工作常态,树立严格自律的正面形象,率先垂范,传递正能量。
二、思想引导为“核心”
现阶段,由于忽略了思想教育,有些干部“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理解人,化解“结”。工作中难免有矛盾和冲突,如果积累的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势必影响情绪,损害人际关系。作为领导要经常换位思考,不能摆“声色俱厉”、不能搞“一锤定音”,要认真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取得干部的信任和谅解,正确处理好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关心人,汇聚“恩”。把关心干部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物质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内勤工会联系制,当干部职工的家庭或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内勤人员及时反馈给工会组织,送上团队关爱;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单位领导要按分工范围对所管辖干部职工的家庭进行走访,真心实意帮助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干部对单位的向心力和对领导的认同感。三是熏陶人,发酵“爱”。运用道德讲堂、读书采风、扶贫帮困、群团沙龙、学习交流等有益身心的方式,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能量”注入到为职工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在向干部布置各项工作、点评工作绩效、化解各种矛盾时,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尽可能通过干部可以接受的方式,多用赞美,多用肯定,积极鼓励干部奋发向上,积极上进,并通过他们的转变,有效感染和激励其他同事;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为载体,让干部在互动中交流沟通,在沟通中增进感情。
三、创新管理为“中心”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要保持和延续干部工作积极性,必须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力保障。一是绩效考核“全覆盖”。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大力部署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基层事业单位更要结合实际,实施绩效考核对业务、流程、人员、科室的全覆盖,用绩效管理的“良药”治愈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激励机制不足、淘汰机制缺失、分配主义普遍、评先评优轮庄、干部提拔论辈等管理恶疾。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问责问效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奖优惩劣、奖勤罚懒,让干部有紧迫感、危机感,激发存在感、创业感。二是民主管理“重参与”。目前,虽然存在干部参与管理的渠道,如职代会、座谈会,但是间隔时间长、不能及时快速地反映反馈群众意见和心声。因此,可探索普通干部参与管理的制度,通过每月或定期召开干部征求意见会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听取吸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收集整理群众矛盾聚焦点。从而形成对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调动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激励措施“创新法”。“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要跳出“老框陈调”,以新颖的激励模式激发干部自觉上进、主动挑战,调动全员积极性。在使用干部上,要善于发现长短优劣,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在激励措施上,要多种方式结合,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成长成才;在人才培养上,创新学习培训方式,让干部在干中学,在岗位上成才。真正把激励扎扎实实送到每个努力进取的干部身上,真正让每个干部的优点长处能在集体成就中发光发亮。
一、领导表率为“重心”
“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领导是真抓实干还是懈怠敷衍,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习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一要“为民”送“最盼”。做为领导干部,时时刻刻要把干部职工的期盼装在心里。实施“关爱计划”,设置局长信箱,开展青年座谈,经常慰问关怀,主动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增强干部幸福感,提高干部积极性,提升单位软实力,始终怀着对干部职工的深厚感情开展全盘工作。二要“务实”解“最急”。实现上下同心、同舟共济,领导干部必须崇尚务实作风,急干部之所急。经常深入到最困难的局科室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问题上去,到工作推不开的业务中去,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到“一个钉子一个卯”,逐一个个击破,抓好每项工作的具体落实。三要“清廉”除“最怨”。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些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当作工作常态,树立严格自律的正面形象,率先垂范,传递正能量。
二、思想引导为“核心”
现阶段,由于忽略了思想教育,有些干部“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理解人,化解“结”。工作中难免有矛盾和冲突,如果积累的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势必影响情绪,损害人际关系。作为领导要经常换位思考,不能摆“声色俱厉”、不能搞“一锤定音”,要认真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取得干部的信任和谅解,正确处理好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关心人,汇聚“恩”。把关心干部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物质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内勤工会联系制,当干部职工的家庭或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内勤人员及时反馈给工会组织,送上团队关爱;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单位领导要按分工范围对所管辖干部职工的家庭进行走访,真心实意帮助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干部对单位的向心力和对领导的认同感。三是熏陶人,发酵“爱”。运用道德讲堂、读书采风、扶贫帮困、群团沙龙、学习交流等有益身心的方式,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能量”注入到为职工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在向干部布置各项工作、点评工作绩效、化解各种矛盾时,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尽可能通过干部可以接受的方式,多用赞美,多用肯定,积极鼓励干部奋发向上,积极上进,并通过他们的转变,有效感染和激励其他同事;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为载体,让干部在互动中交流沟通,在沟通中增进感情。
三、创新管理为“中心”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要保持和延续干部工作积极性,必须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力保障。一是绩效考核“全覆盖”。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大力部署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基层事业单位更要结合实际,实施绩效考核对业务、流程、人员、科室的全覆盖,用绩效管理的“良药”治愈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激励机制不足、淘汰机制缺失、分配主义普遍、评先评优轮庄、干部提拔论辈等管理恶疾。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问责问效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奖优惩劣、奖勤罚懒,让干部有紧迫感、危机感,激发存在感、创业感。二是民主管理“重参与”。目前,虽然存在干部参与管理的渠道,如职代会、座谈会,但是间隔时间长、不能及时快速地反映反馈群众意见和心声。因此,可探索普通干部参与管理的制度,通过每月或定期召开干部征求意见会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听取吸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收集整理群众矛盾聚焦点。从而形成对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调动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激励措施“创新法”。“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要跳出“老框陈调”,以新颖的激励模式激发干部自觉上进、主动挑战,调动全员积极性。在使用干部上,要善于发现长短优劣,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在激励措施上,要多种方式结合,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成长成才;在人才培养上,创新学习培训方式,让干部在干中学,在岗位上成才。真正把激励扎扎实实送到每个努力进取的干部身上,真正让每个干部的优点长处能在集体成就中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