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试验采用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研究了不同浓度PEG-6000下3份大豆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及下胚轴长的响应。结果表明,15%PEG-6000对大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影响明
【机 构】
: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采用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研究了不同浓度PEG-6000下3份大豆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及下胚轴长的响应。结果表明,15%PEG-6000对大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影响明显;在15%PEG-6000下,对黑龙江省91份大豆种质资源的上述四项指标进行测定,筛选出耐旱型品种6份,较耐旱型品种12份,中间型品种25份,干旱较敏感型品种40份,干旱敏感型品种8份。以期为抗旱性品种选育和抗旱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为探索藻类对Pb^2+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首次以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 sp.PCC6803)为材料,以细胞密度、叶绿素a、可溶性糖、MDA含量及SOD活性为指标,研究Pb^2+胁迫下集胞藻的生理生
以沙棘果为原料,利用酒酒球菌降酸生产全汁沙棘果酒,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为:pH值3.4,发酵温度25℃,接菌量8%,接种时间为酒精发酵后(顺序发酵),SO2浓度30mg·L-
文章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虫口密度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和经济阈值,为指导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防治二化螟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二化螟虫口密度(X)与产量损失
观察仔猪断奶后一周的腹泻情况,比较民猪和长白猪的腹泻程度。用ELISA方法检测断奶仔猪血清和肠道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浓度,分析断奶后ITF水平变化与仔
为了进一步探索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GPAT基因与肉质、风味性状的关系,采用PCR-SSCP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态性、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分析其组织表达规律。在外显子
以玉米和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大豆鼓粒期,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不同间作模式下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测定荧光参数Fm'、Temperatu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两种密度(28、33万株.hm-2)条件下,研究了优化施肥对大豆不同器官的含氮量、氮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显著提高了大豆植株R6期的含氮量,在
文章以漯河、周口、许昌三个豫东城市的景观建设为例,分析豫东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中原地区城市景观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