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有不少国内外的家校合作的理论和研究,但是,符合中国小学的研究甚少,小学教师研究家校合作的明显缺少。笔者基于之前学者的理论和研究,结合个案分析,从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和策略思考,研究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长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6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研究的现状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马忠虎教授认为家校合作教育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国内外的研究
  国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埃斯特认为,“家长参与”指发动家长的潜能以主动或被动地帮助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但在家中而且在学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专家埃普斯坦从社会组织的角度为有关学校和家庭合作影响个体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家庭和学校在合作关系中的平等地位。
  国内:陈昉在《家校合作:一种特殊的交往》中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学生、学校、家庭主体互动的家校合作模型,从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阐述了家校合作的问题。黄河清副教授编著的《家校合作导论》,全面论述了家校合作的理论、国外和港台家校合作、我国的家校合作和发展等,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以上海金桥中心小学(金粤校区)二(4)班为研究对象,该校是上海的普通小学,本地生源少,外地生源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所处地位的问题
  家长没有平等参与。如二(4)班学生小程在学校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告知家长回家补好,并希望家長监督完成,第二天交给老师。可是,第二天,小程的作业依旧如此,拿回去怎么样,拿过来还是怎么样,丝毫没有做过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家长没有负责监督,老师要求配合做的也没有落实。父母的行为,抛弃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放弃了平等参与教育的权利。
  (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沟通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面狭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主要围绕学习。沟通面的狭隘,使班主任和家长都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其他部分,如道德、身体、心理健康等等。
  2.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效率低。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难以得出有效的方法。沟通像聊天,就算就事论事,难以共同得出解决方法。沟通多数成了班主任老师向家长告状或者反映情况,家长只是听,也无后续行动。从解决事情的层面上看,学生的问题依然存在。沟通只是达到互相知晓的程度。
  (三)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基本可以保障,那么,沟通之后的合作呢?以下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1.家长没有时间参与
  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合作。
  2.家长没有能力参与
  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因素,难以参与合作。
  3.家长没有意识参与
  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难以参与合作。
  三、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结合案例二(4)班学生小程,父母的无视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内容,也不提供积极的辅助行为,任其孩子的作业依旧。其原因从两方面分析。
  (一)家长方面
  1.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因素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同学案例中,小程的家长文化水平是小学毕业,想要帮助孩子在家辅导完成作业,可能会遇到题目,难以解答。
  2.家长的自身想法的浅薄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的家长觉得孩子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任由孩子到家不补完整。
  3.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家长的教育意识中班主任老师是主体,对于教育孩子问题上,只做个旁观者。
  (二)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点”太单一
  班主任老师找小程家长,告知补完整课堂作业,只是停留在作业上,没有深入谈到作业没按时完成背后的原因等。
  2.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态度太强势
  班主任找小程家长合作,其态度过于强势,也没有听家长想法。
  3.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意识不坚定
  班主任找家长合作不成功后,应后续联系,沟通情况,跟进处理。
  四、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
  基于小程同学的案例,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如下:
  1. 成立班级家委会,以点到面带动全班
  班级委员会的成立,积极合作的家长来带动类似于小程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 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时提出建议
  家长在合作中的难言之隐,可以坦诚相告,促进合作的有效和真诚。
  3. 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多样化即时沟通信息
  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可以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达。家校合作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展开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小案例透出大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意义重大。笔者会继续结合切身工作经历,研究家校合作,从实际问题中,实践探索更多的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Epstein, J. L.(2001).Building bridges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P),6(1), pp:161-167.
  [2] Sheldon S.B and Epstein. J.L. Improving students behavior and school discipline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02, (35):4-26.
  【3】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 陈昉.家校合作:一种特殊的交往[J]当代教育科学,2008,(3).
  【5】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终身体育是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对当前体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中职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了教学中影响终身体育的相关因素,对如何强化中职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策略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随着新课程理念渗透的不断深入,中职体育教学也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改革形式。当前体育教学中强调尊重学生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时尚范儿,是学校教育势在必行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体育课堂中怎样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得以自主发展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佳教学形式;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标。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
摘要:通过学习《小学音乐教学课标》认识到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课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唱游课后的感受。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 唱游  中图分类号:G623.71  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小学唱游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关注。小学唱游课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音乐学习潜能启蒙的基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上好小学唱游课,如何设计好唱游课程的教学方案,如何在心理上引导好学生对音乐学习
摘要:歌唱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聆听、感知、表现等方法来帮助幼儿感知音乐情绪、曲调,在多种辅助手段的运用下,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注重的是技能的学习,而在《纲要》和《指南》的推动下,我们的教学重点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我们更明确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懂得各领域的内容应该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